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基础理论   4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森林生态系统氮饱和与氮临界负荷量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氮饱和的形成过程,氮饱和状态下森林生态系统的可行为,以及森林生态系统氮临界负荷量的研究动态,指出在氮饱和状态下,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为了控制氮的排放,减轻危害,必须确定氮临界负荷量,而这方面尚需进行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基于“径流-地类”参数的非点源氮磷负荷估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江作为广东省重要的饮用水源,其上游农业集水区非点源氮磷流失量备受关注.因此,本文以东江上游上莞河小流域为研究区,利用2011年的集水区水质监测数据,在平均浓度法及输出系数法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径流-地类"参数的非点源氮磷负荷计算式,其径流、地类参数分别通过校正后的SCS模型和土地利用现状图获取,并分别对上莞河流域及流域各地类的非点源氮磷流失量进行估算.研究结果表明,汛期上莞河流域氮磷流失量主要来源于非点源污染,其非点源氮、磷流失量分别占氮、磷流失总量的97.32%、98.05%.坡度对流域非点源氮磷流失影响较小,地类是影响非点源氮磷输出的重要因素.构建的计算式能较好地估算非点源氮、磷负荷量,在次暴雨尺度非点源氮、磷输出量模拟精度分别为84.78%、81.06%.2011年度上莞河流域非点源氮、磷输出量分别为48923.4、7189.3 kg,耕地、居民地分别是非点源氮、磷输出的关键源区,其非点源氮、磷输出量分别占流域非点源氮、磷输出总量的84.20%、58.54%.  相似文献   
3.
工业、民用采暖锅炉遍布,其噪声值高,构成了污染。采用吸声、消声、隔声、隔振等综合治理措施,达到降噪之目的,为锅炉噪声污染提供可行的治理方法,将有益于环境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陈颖彪  吴志峰  程炯  杨政 《生态环境》2004,13(3):362-364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在城市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城市绿地调查多采用人工普查并结合统计学方法进行城市绿地调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但得到的数据精度和现时性都较差,而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达到对城市绿地遥感数据的快速特征提取和准确的空间统计分析。文章采用基于遥感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并以深圳市为例,进行了城市绿地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5.
珠江流域土壤中碳库的存量与通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珠江流域各主要环境介质中不同形态碳含量的分析和计算,得出该流域0~1.0m范围内土壤碳库的存量为1.36×1013kg,占中国陆地碳库总量的9.51%,全球碳库总量的0.907%;流域净碳输入量为4.141×1010kg/a,碳通量912.74kg/(hm2·a),初步计算表明珠江流域可能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碳汇区。另一方面,人类活动造成流域内有机碳的大量流失,其中,水土流失损失的碳8.01×109kg/a,植物收割及森林砍伐从土壤-植物系统中携带出的有机碳高达6.26×1011kg/a,这将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降低,因此促进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存储是提高本流域土地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博罗县下村农场地处花岗岩类型的缓坡台地,分布的土壤为赤红壤,其表土层多属中壤土,总孔隙度因利用方式不同而略有差异,待垦荒坡一般为50%-55%,全垦后辟为梯地的果园则<50%,但由于下层的较表层的低,致使剖面的土壤透水性较低,影响降水的入渗。土壤的持水能力较强,但土壤有效水量偏低,在熟化度略高的果园土壤中可占总库容量的55%,未开垦的则仅占30%-35%。在有效水量范围内,当土壤吸力为800kPa时,可释放出总有效水量的70%-80%。在土壤吸力分别为50kPa、800kPa时,土壤水容量分别降到10-2、10-3数量级,所以,如果连续7—8天未下雨,则土壤容易出现干旱。  相似文献   
7.
(1)赤红壤的贮水总量和有效水量的分布有明显的规律性.2—9月占全年的70%左右,10月—翌年1月占30%左右.(2)赤红壤的有效水量占总贮水量的31%—44%,土壤肥力高的耕作赤红壤,其有效水量占总贮水量的36%以上.在年降雨量小于1600mm、蒸发量大于1100mm的条件下.表土层有效贮水量低于萎蔫含水量出现的时间与土壤熟化程度有关,熟化度高的出现在12月—翌年1月,熟化度低的往往出现在10月—翌年1月.历时3—4个月.(3)赤红壤0—100cm土体的贮水量及有效贮水量低于红壤而高于砖红壤.  相似文献   
8.
台湾西南部泥岩恶地,由于其特殊之土壤,地力流失消耗与区域微气候型态之间的因果循环,在水土保持与景观上形成不易植生绿化的地区及特殊之世界地形。泥岩地区之不同刺林林相之土壤,其林相皆伐后复层植被区土壤性质变异高于其它位置,而其它区之土壤理化性质在时间及空间上之变异不大,可明显区分林相不同之显著差异。不同林相对泥岩地浅层土壤(0~20cm)理化性质的差异,以植物营养元素与植生覆盖因子可充分说明(约占变异范围之62%)。泥岩试区区中移动性物质(交换性钙、钠与镁)明显较少出现在复层林相处区,而易出现于淋洗、冲蚀量较大之刺林相保留区与隔丛择伐区。长效性植物营养元素因子(pH值与有效性磷),因长时间之林相不同,使其较明显趋于复层林相区堆积,并影响地表植生之种类、分布与覆盖情形。0~20cm土壤性质的分布和离子间的移动特性有关,移动性高的钠、镁离子会在冲蚀量高之区域出现,20~40cm土壤性质的分布则和土壤中之母质与植生有关并与因素分析结果相似,其次为可移动性离子的影响,且应用地理统计印证土壤性质在空间之变化,其分布确实与不同林相位置有关,即植生营养元素(pH值、有效性磷)大都朝向复层植被区之趋势。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地表覆盖度与入侵植物数量两变量主要系透过第一个典型因素与第二个典型因素而影响到复层植被区之pH值、有机质等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9.
珠海市近岸海域水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岸海域水环境对沿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珠海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的基本现状以及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认为造成近海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污染源增加 ,加上缺乏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盲目开发利用海洋环境资源所致 .海洋环境监测和抗污染技术落后也是造成珠海市近岸海域水质超标的重要原因 .为此针对性地提出了珠海市海洋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对建议 .  相似文献   
10.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标准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在1990年5月15日我国农业部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绿色食品”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长何康宣告绿色食品开始在中国起步,同时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同年11月22日农业部召开的绿色食品证书颁发会议上,推出了首批“绿色食品”。绿色食品不仅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且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广东省绿色食品生产现状1992年广东省成立了绿色食品办公室,实施绿色食品工程,推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