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血的教训警示我们,公共安全绝非小事,必须坚持安全发展,扎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堵塞各类安全漏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煤矿安全规程》是煤矿生产、建设活动必须遵守的重要规则。在吸取近年来发生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教训的基础上,安监总局日前对《煤矿安全规程》部分条款进行了修订,为煤矿安全生产又加上了四道保险。严控同一采区采掘工作面数量随着我国经济形势总体企稳向好,工业增长速度逐月攀升,煤电油运趋于紧张,煤矿企业扩大规模、增加生产的内在冲动比较强烈,使得非法违法、违规违章突击生产现象在一些地方有所抬头,造成了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3.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是一种新型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可以加速填埋场的稳定及甲烷的产生。通过模拟试验探讨了加装了活性炭载体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产气情况及COD,pH值、挥发性脂肪酸的变化趋势。试验证明添加活性炭做载体的反应器不仅有助于垃圾降解及渗滤液中COD。浓度的降低,而且填埋气中甲烷含量也较高;但是简单的两相型反应器却不利于甲烷气体的产生和CODCr的降解,这是由于其水解速度慢,水解反应时间长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煤矿安全规程>是煤矿生产、建设活动必须遵守的重要规则.在吸取近年来发生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教训的基础上,安监总局日前对<煤矿安全规程>部分条款进行了修订,为煤矿安全生产又加上了四道"保险".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认为今后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将是有机污染物水质监测、农村环境监测和生态环境监测,并探讨了主要监测内容。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城郊污染河道底泥磷释放的控制技术,选择无锡市城郊河道长广溪不同污染类型河段(农田区、农田支流区、生活区、工业区、一期修复区、二期修复区、一期修复支流区),采集底泥原状泥柱,进行锁磷剂和黄沙覆盖控磷技术处理,室内培养3周,测定磷的控制效果.结果发现,长广溪不同污染类型河段底泥中磷的释放速率具有明显差异,农田区、农田支流区、生活区、工业区、一期修复区、二期修复区、一期修复支流区的底泥磷的释放速率分别为:0.767、0.383、0.317、0.672、0.370、0.027、0.458μg P·m-2·d-1.除二期修复区外,所有河段的水体磷含量及底泥释放量均较高,生态修复时有必要进行底泥磷释放控制,其中农田区及工业区底泥污染最重,磷的释放速率也最高.锁磷剂和黄沙覆盖对所有河段底泥的磷释放均有较强的控制作用,锁磷剂的控制效率在81.25%—100%之间,黄沙的控制效率在62.50%—93.24%之间;对于农田区、农田支流区、一期修复区及一期修复支流区河段,黄沙和锁磷剂均能有效将底泥磷释放控制到较低水平,满足河道磷控制的目标,但对于工业区和生活区河段,只有锁磷剂能够达到控制目标,黄沙的控制效果不理想.研究表明,在太湖流域的城郊污染河道的生态修复中,锁磷剂和黄沙均可作为底泥磷控制材料使用,黄沙在部分类型水体可以替代锁磷剂,而锁磷剂的效果稳定,作用持久,操作简便,是相对更好的底泥控磷材料.  相似文献   
7.
中川村位于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是个古村落。追溯历史,已渡过了近590个春秋。中国之大,古村落之多,地域文化不同,风情各异。中川的特色在哪里口尼?与我同去采风的一位老作家,一语概括:“这里多像云南的丽江”。一条逶迤的中川溪穿村而过,故得村名。中川村东西宽约1里,南北长约2里,总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就在这弹丸之地,却分布着22座仄仄的短桥。这不能不说是中川的一大奇观。当然,依我看来,丽江透着秀美,而中川则多为古朴。“小桥流水人家”是两地共同的景致。  相似文献   
8.
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只有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型产业才能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化社会拥有一片立足之地.但是很明显,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对工业企业节能监测这一方面的标准缺乏一个量化的管理.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我国工业国际化的进程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国应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有效的加强对工业企业节能监测的管理.为此,本文主要论述工业企业节能监测的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