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9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废旧塑料解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及其特性,并综述了不同废旧塑料在超临界流体中解聚的应用现状,指出超临界解聚技术是一项处理废旧塑料的“绿色技术”,为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最后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及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Mn2O3/γ-Al2O3催化剂,在超临界水中催化氧化降解1,5-萘二磺酸,探索了催化剂Mn2O3活性组分负载量、催化剂空速和反应溶液pH对Mn2O3/γ-Al2O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n2O3/γ-Al2O3的催化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Mn2O3活性组分负载量的增加而提高;在一定范围内,Mn2O3/γ-Al2O3空速越小,模拟废水的COD去除率越高;Mn2O3/γ-Al2O3催化活性在反应溶液呈酸性情况下比碱性时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GC-MS方法对萘酚在超临界水中氧化降解的产物进行了分析和鉴别,通过对中间产物的鉴别并结合相关的研究,提出了萘酚在超临界水中氧化降解的路径.萘酚氧化降解的路径可用纵横交叉模式描述,即纵向的氧化开环降解反应和横向的偶合反应,萘酚及其带芳环的中间产物进一步氧化都经过苯酚,并由其继续开环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4.
光合细菌对2,4,6-三氯苯酚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混合光合细菌PSB-DR在不同光照、接种量和pH值下对2,4,6-三氯苯酚(2,4,6-TCP)的生物降解特性,确定了PSB-DR生物降解2,4,6-TCP的优化控制条件.结果表明,光照培养下,接种量30%,初始pH值7.0时2,4,6-TCP降解效率最高.在此条件下,50mg/L的2,4,6-TCP经5d后降解率达到82.3%.培养基中醋酸钠的加入对2,4,6-TCP降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SB-DR静息细胞对2,4,6-TCP的降解符合高浓度底物抑制的酶促反应类型,其降解动力学参数rmax=1.746h-1,Km=38.333mg/L,Ki=260.87mg/L.  相似文献   
5.
环境影响评价中卫生防护距离设置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文章结合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经验,对国家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以及《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中推荐的企业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建议在工作中应考虑项目生产规模、污染物性质、污染源有效高度、建设地点地形等多方面因素,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卫生防护距离。  相似文献   
6.
一株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反硝化反应器中分离到一株异养型兼氧反硝化细菌,命名为菌株JIN1,分离菌株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状。茵落颜色为乳白色。该菌株能以硝酸钠为唯一氮源进行反硝化作用并产生亚硝酸。部分长度的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分离菌株JIN1与Aquaspirillum菌具有99%相似,与Microvirgulaaerodenitrificans菌具有99%相似。其生化性状与Aquaspirillum菌不相符。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菌株JIN1与Microvirgulaaerodenitrificans菌关系最近。故确认菌株JIN1属Microvirgulaaerodenitrificans菌。  相似文献   
7.
固定化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固定化生物技术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将游离细胞或酶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使其保持活性并可反复利用。该技术具有生物密度高,反应迅速,生物流失量少,反应控制容易的优点,本文系统介绍了固定化生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最新应用情况,并且对固定化生物技术的发展,固定化方法以及固定化生物技术需解决的问题和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二甲基甲酰胺环境标准浓度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外二甲基甲酰胺(DMF)的环境标准浓度值、美国环保局工业环境实验室和苏联学者IO.A.KPOTOB等所建立的环境标准计算公式及DMF的嗅觉阈浓度,遵循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相关方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原则。建议DMF长期(日均)质量标准浓度值为0.1mg/m3,短期(时均)质量标准浓度值为0.15mg/m3,厂界标准浓度值为0.15mg/m3。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水氧化法降解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苯酚在超临界水中氧化降解的条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氧化法可以有效地降解水中的苯酚,去除率最高可达99.6%。超临界氧化法适合于处理难生化、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相似文献   
10.
潘志彦  方芳  杨晔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12):941-943,946
对加压活性污泥法处理有机中间体废水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停留时间(HRT)、污泥浓度(MLSS)和反应压力等条件对COD去除率的影响.有机中间体废水经铁炭预处理后,COD从原来的8 000 mg/L降到5 000 mg/L左右,BOD5/COD由原来的0.20升高到0.40左右.当反应器内废水混合后COD 2 000 mg/L时,在反应压力0.10 MPa、污泥质量浓度3~5 g/L、停留时间8~10 h条件下,出水COD小于600 mg/L,COD去除率大于70%;出水经混凝沉淀处理后COD小于400 mg/L,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与常规的活性污泥处理方法相比,加压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速度快、降解效率高和容积负荷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