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41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采用中和混凝 水解酸化 生物接触氧化 化学除磷工艺对可发性聚苯乙烯 (EPS)废水的处理工艺。在废水中的CODCr、TP、SS、NH3 N分别为 194 0mg L、112mg L、5 92mg L、2 3 6mg L的条件下 ,废水经过处理后 ,出水CODCr、TP、SS、NH3 N分别为 70mg L、0 38mg L、2 6mg L、0 32mg L ,均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废水中CODCr、TP、SS、NH3 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6 4 %、99 3%、95 6 %、98 6 %。  相似文献   
2.
混凝沉淀-酸化水解-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聚苯乙烯生产废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混凝沉淀酸化水解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聚苯乙烯生产废水,通过治理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当废水CODCr平均浓度为1160mg/L时,CODCr去除率为882%,出水水质稳定,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研究膜分离-光催化组合工艺中膜污染的控制措施。研究表明,该体系中,膜可逆阻力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因素。通过减小抽吸压力,提高曝气强度,间歇抽吸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小膜可逆污染。实验表明:最佳抽吸压力为0.02MPa,经济曝气量为0.4 m3/h,采取抽吸13min、停抽2min的运行模式。膜不可逆污染可通过化学清洗加以去除。  相似文献   
4.
直岗拉卡水电站工程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直岗拉卡水电站地处青藏高原,是黄河上游第4个梯级电站,工程所处区域属生态环境十分敏感和脆弱的青藏高原。论文在阐述直岗拉卡水电站工程影响区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度量了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及电站运行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分析表明,直岗拉卡水电站工程在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5.
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餐饮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用于处理经隔油、混凝预处理后的餐饮废水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对 CODCr、NH3- N、TP、油、浊度、SS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达到 92 .5 2 %、91.94 %、94 .2 0 %、93.98%、96 .6 0 %、10 0 % ,其出水水质良好 ,且稳定。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 ,活性污泥对污染物起主要作用 ,膜的分离对于保证稳定的出水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纳米TiO_2/SiO_2复合颗粒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纳米TiO2粒子的光催化性能和可回收性,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SiO2复合颗粒。利用XRD与比表面积测试仪,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复合颗粒的比表面积和其中纳米TiO2的粒度与晶型的影响情况,发现纳米TiO2的锐钛矿型转变温度由常规的350℃升高到600~700℃。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的复合颗粒、不同Ti/Si比及其添加量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700℃下热处理2h,Ti/Si比为1.5的复合颗粒对100mg/mL的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性能最好,其最佳使用量仅约为1.5g/L。  相似文献   
7.
气液膜接触器分离混合气中CO2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建立了膜接触器吸收CO2 ,溶液热再生连续循环实验装置 ,评价了疏水性PP(聚丙烯 )微孔膜 ,MDEA(N 甲基二乙醇胺 )溶液及添加活化剂PZ(哌嗪 )的活化MDEA溶液吸收CO2 传质过程。结果表明 :在溶液浓度 2 5mol L ,气速0 5~ 3 0L min,液速 15~ 15 0mL min时 ,总传质系数Kov为 1 0× 10 - 5~ 3 6× 10 - 5m s(MDEA) ,1 6× 10 - 5~ 4 5×10 - 5m s(MDEA +PZ)。采用阻力层无因次关联方程模型预测Kov值 ,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较好。基于模型和实验结果 ,将PZ的吸收行为作为溶液的活化作用 ,在计算Kov值时 ,考虑活化作用因素并归结于化学增强因子E中 ,模型能更好地预测实验结果。实验证明在单一醇胺组份MDEA中添加少量PZ能提高总传质系数Kov值  相似文献   
8.
水稻土中胱氨酸分解产生含硫气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在室内培养情况下南京水稻土中挥发性含硫气体的释放.结果表明,该土壤中产生H2S、羰基硫(COS)和二甲基硫(MDS)气体.当土壤中加入胱氨酸后,检测到甲硫醇(CH3SH)、二硫化碳(CS2)、COS、H2S和DMS气体.除DMS之外,这些气体的释放量随胱氨酸添加量增加而增加.据此推测,水稻土中胱氨酸的分解可能是CH3SH、CS2、COS、H2S等4种气体产生释放的来源之一.在厌氧条件(充氮淹水)下检测到的含硫气体低于好氧条件(普通大气淹水).光照、pH值、土壤含水量等对含硫气体的释放量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燃煤电厂废弃物脱硫石膏(FGD)为主要原料,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FGD-HA),利用XRD和SEM对FGD-HA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观察.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以及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伪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为0.9998,是描述FGD-HA吸附Cu2+的最佳动力学模型,Cu2+在FGD-HA上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R2=0.9846),热力学表明此吸附是自发吸热的过程.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Cu2+的吸附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投加量3.11g/L、pH值4.96、温度22.09℃、Cu2+初始浓度24.75mg/L为最佳吸附条件,此条件下Cu2+去除率预测值为100%,相同条件下开展的验证实验结果为97.4%,与预测值相接近说明模型的选择是实际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青海湟水流域水资源承载状况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青海湟水流域地质、地貌与水文基础上,分析了青海湟水流域水资源量现状及其特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结果表明,流域水资源总量少,时空分布不均,局部地区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