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91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253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为了解石家庄市2016年春季大气颗粒物的铅污染特征及来源,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分析了大气中含铅颗粒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大气环境中含铅颗粒数浓度共出现11次跳跃式升高,跳跃时间段内石家庄均处于轻度污染过程。从成分分析来看,含铅颗粒分为纯铅颗粒、Pb与K(Pb-K)、OC(Pb-OC)、Cl(Pb-Cl)、混合颗粒等八大类。观测结果表明:Pb-K颗粒最多,占到含铅颗粒的84.4%;其次为纯铅颗粒,占比为13.0%。与石家庄市污染源谱库比对进行来源解析,得到Pb-K颗粒主要来自生活垃圾焚烧源, 纯铅颗粒主要来自工业源。结合石家庄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和后向气流轨迹分析,推测含铅颗粒可能来自市区西南方向某区县的生活垃圾焚烧企业。  相似文献   
3.
4.
港口工程对沿海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的许多生态参数,如溶解氧浓度和温度等均与环流有关,所以环流的流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十分显著。在海中建造各种建筑物必然会妨碍水体运动,从而影响海洋环境。本文旨在研究港口建筑物对环流运动的影响和由此而引起的环境影响。 文中提出一个可供估算水文参数和废水耗氧量变化的简易数学模型。对于废水引起的富营养化效应也做了分析研究。 在港口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必须进行环境生态影响的研究,如果港口附近有污水排放口,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尤为重要。 本文介绍的方法,曾应用于靠近雅典城市污水排放区的比雷埃夫斯港的扩建工程。分析表明,如果按照原来的设计进行施工,而忽视工程引起的环境影响,其结果必然导致明显的生态变化。  相似文献   
5.
北京南部城区PM2.5中碳质组分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解《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后北京市大气PM2.5中碳质组分特征,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污染较重的南部城区进行了PM2.5连续采样,对其中的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大气PM2.5、OC和EC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4.2~366.3、0.9~74.5和0.0~5.5 μg ·m-3,平均浓度分别为(77.1±52.1)、(11.2±7.8)和(1.2±0.8)μg ·m-3,碳质组分(OC和EC)整体占PM2.5的16.1%.OC质量浓度季节特征表现为:冬季[(13.8±8.7)μg ·m-3] > 春季[(12.7±9.6)μg ·m-3] > 秋季[(11.8±6.2)μg ·m-3] > 夏季[(6.5±2.1)μg ·m-3],EC四季质量浓度水平均较低,范围为0.8~1.5 μg ·m-3.二次有机碳(SOC)年均质量浓度为(5.4±5.8)μg ·m-3,四季贡献比例范围为45.7%~52.3%,年均贡献为48.2%,凸显了二次形成的重要贡献.随污染加重,尽管OC和EC贡献比例均降低,但浓度水平却成倍升高,OC和EC浓度在严重污染天分别是空气质量为优天的6.3和3.2倍.与非供暖时段相比,供暖时段PM2.5、OC和SOC浓度分别增加了14.4%、47.9%和72.1%,体现了OC对供暖季PM2.5污染的重要贡献.PSCF分析表明,位于北京西南的山西省和河南省部分区域是PM2.5和OC的主要潜在源区,且PM2.5潜在源区更为集中;EC的PSCF高值(>0.7)区域较少,主要位于北京南部,如山东省和河南省部分地区,且北京市及周边地区贡献明显.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高温受热条件下纳米复合隔热材料的结构转变特征及热稳定性。方法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及热重仪等检测方法。结果纤维增强气凝胶材料从室温到650℃存在连续的质量损失,从室温到放热前,质量损失为1.66%;365℃开始出现放热,温度升至398℃时达到峰值,整个放热过程对应质量损失约为1.3%;从435℃放热结束开始到650℃的质量损失为1.46%。经过400℃热处理后,试样比表面积从268m~2/g增加到437m~2/g;当试样热处理温度达到600℃时,试样的比表面积明显随之降低至198m~2/g。结论 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以无定形结构为主,存在少量的二氧化钛晶体。在400℃左右,SiO_2气凝胶结构中硅甲基Si—CH_3发生氧化,产生明显的放热峰,之后硅羟基Si—OH之间发生缩聚反应,使600℃热处理后气凝胶中Si—O—Si网络骨架强度有所提高。未处理的纤维增强气凝胶材料试样上气凝胶纳米颗粒构成的块体较为良好地包裹在玻璃纤维表面,而经过600℃的高温热处理1 h后,块体气凝胶脱离了光滑的纤维表面,气凝胶纳米粒子发生收缩,致使材料比表面积下降。  相似文献   
8.
在pH3.3的盐酸-醋酸钠介质中.镉-邻菲啉配合物在-0.65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其二次导数波高与镉浓度在0.0006~0.1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下限达0.0003mg/L。极谱波性质的研究表明该波具有配合物吸附波的特征。方法已用于环境水样中微量错的测定,结果与其它方法吻合。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利用N,N─二甲基苯胺为偶联试剂的Criess反应以示波极谱法测定NO_2~-的测试方法。在拟定的实验条件下,NO_2~-在4.0×10~-3~4.8×10~-1μg/ml范围内与极谱波波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环境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l%,回收率在97%~101%之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长箱式静压取样器及挖探槽采集了渤海湾及其毗邻河口区10个柱状沉积物岩芯样品,结合~(210)Pb测年、沉积物重金属分析,测定了沉积速率、重金属环境背景值及渤海湾4个时期(1982、1974、1964、1933)Zn、Cd的人为增量。沉积速率变化范围:1.8—44.2mm/a。分析表明:高速沉积区位于蓟运河口、海河口及废黄河口;低速沉积区位于渤海湾中部。从1933年起,由于人类活动增加,岩芯样中Zn、Cd含量开始累积。渤海湾Zn、Cd环境背景值分别为71.11—74.20×10~(-6)和0.100—0.120×10~(-6)。Zn、Cd最高值位于海河口,分别高出背景1.32和1.90倍。1982年输入到河口及湾内的Zn、Cd人为负荷量依次为249.32t和 5.41t,它们分别占污染区Zn、Cd自然负荷量的26.58%和30.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