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37篇
环保管理   1篇
基础理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获取注塑机清洗过程防毒通风设施关键参数,探索降低清洗过程毒物浓度的控制技术,运用计算机流体力学计算技术对该过程的毒物浓度分布和风流流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环己酮浓度随着罩口距污染源距离的减小而减小,随着控制风速的增大而降低,当控制风速达到0.41 m/s时,环己酮浓度随着风速的增大而趋于稳定,因此该过程最适宜的控制风速为0.41 m/s;在控制距离一定的情况下,该过程的控制风速与风量成正比;在风量一定的情况下,控制风速随着控制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相关参数可由拟合出的公式进行计算得出。  相似文献   
2.
如何更好地让BOT模式服务于污水处理事业?本文提出三条建议:第一,BOT模式不仅适合城市污水处理厂,也适合市政管网的建设;第二,用BOT模式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具有设计污水厂能力的企业;第三,政府要树立让企业盈利、服务和监督企业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分级监管模式及其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分级监管工作涉及到监管决策、监管实施以及分级监管配套规章制度的建设等多个环节。本文从上述几个方面对如何有效实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分级监管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综合监管决策、现场监管实施与制度建设等内容的基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评价分级的监管模式。其中,监管决策应当考虑确定区域、作业场所的监管优先顺序、监管资源与技术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对不同职业危害风险等级企业具体主体责任的落实提出要求;现场监管应在分析与掌握现状的基础上,通过风险评估实施分级管理,分级监管有关制度建设应当确定分级监管原则并包含上述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4.
作业疲劳测量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业疲劳是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作业疲劳对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以及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业疲劳测量方法是作业疲劳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本文首先对作业疲劳的分类及其导致疲劳的原因进行了简单概述,并归纳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几种作业疲劳测量方法,包括:主观感觉询问表评价法、生理参数测试法、生物化学测试法、心理学测试方法以及几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测试方法,并分析了上述几种作业疲劳测量方法的测量目的、适用范围、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且针对不同研究目的提出了作业疲劳测量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原则,并探讨了几个重点作业疲劳测量方法的研究方向,以及作业疲劳测量方法的完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矿井粉尘职业健康防护科技进步,介绍2013—2023年矿井粉尘职业健康防护技术研究进展,全面总结矿井粉尘产生及运移规律、矿井粉尘监测预警技术、采掘转运等环节粉尘防治技术和个体呼吸防护技术等矿井粉尘职业健康防护先进技术研究进展,提出我国矿井粉尘职业健康防护技术研究展望,形成以“动态追踪-精准监测-源头治理-呼吸防护”为核心理念的矿井粉尘职业健康防护工程科学体系。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矿井粉尘职业健康防护技术迈向领域先进水平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前信息技术尤其是物联网高速发展,而我国职业危害形势日益严峻,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繁多,职业危害监管人员不足、基层监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需要记录的数据量大,信息反馈慢,保管和存储困难,利用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移动终端系统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职业危害监管终端信息系统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对信息终端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采用服务器、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的体系结构,并对数据库体系结构,以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移动终端系统的软硬件平台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数据标准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标准是避免信息孤岛现象,促进数据共享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相关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了数据元的主要分类方法,并采用面分类方法和线分类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进行分类,通过面分类方法设计了合理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元对象类,通过线分类方法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元划分到不同的对象类下,并阐述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标准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信息系统数据结构标准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数据结构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建立数据结构标准是建立高效、统一、高度共享的信息系统的重要保障。本文介绍了我国信息系统数据结构标准的研究进展,并对信息系统数据结构标准从建立的时间、分布的行业和内部的数据元属性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发现了目前我国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数据结构标准在信息系统建设和促进数据共享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了针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结构标准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拟采用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危害是氮氧化物或氯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目前采取的主要防护措施是在隔离间操作,加强通风将有毒有害气体直接排空,操作员配戴防护口罩等,虽然降低或消除了操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但污染了环境.以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的制备为例,分析了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危害是氮氧化物,通过讨论分析现行的防护措施以及氮氧化物的处理方法,从工艺设备的角度上提出了具体的防护措施,在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防止环境污染的同时,又变废为宝创造了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永宝  吴祥  陈建武  姚勇征 《安全》2021,42(2):57-63
为探索生理节律对出租车司机驾驶疲劳的影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5名北京市出租车司机,使用闪光融合频率计、动作稳定器、视觉反应时测试仪3种实验仪器,分实验组和空白组对出租车司机驾驶状态分时段进行多次测试,在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对出租车司机疲劳规律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出租车司机驾驶疲劳主要表现为困倦、身体不适以及倦怠3个方面.8:00司机疲劳程度最低,13:00疲劳特征关键点;7:00 ~13:00疲劳主要因素是生理节律,其显著特征是困倦,而工作方式对疲劳的影响相对较小;13:00 ~ 20:00疲劳的主要因素是工作方式和生理节律,其显著特征是困倦、身体不适和倦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