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保护设施老化 据河北省总工会女工部的调查,原来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女职工劳动保护设施因年久失修,逐年损坏,有的已被淘汰,新的设施又没有及时投入。有的企业在改革中把后勤服务等从企业中剥离出去,有的取消了女工卫生室、托儿所、幼儿园、哺乳室等设施。有些企业在精简人员时,把负责女工保健工作的人员也精减掉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设施无专人负责,多数设施已无法使用。新建的企业几乎没有这方面的设计和投入。女职工劳动保护设施呈现质量逐年下降、数量逐年减少的趋势。 女工收入减少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要求,女职工在怀孕期、产…  相似文献   
2.
碳源和氮源对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Y1脱氮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高效脱氮细菌,命名为Acinetobacter sp.Y1.本实验对菌株Y1在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及底物浓度下的脱氮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Y1可以利用氨氮、亚硝氮和硝氮生长,不能利用羟胺;以氨氮为唯一氮源进行硝化作用时,柠檬酸钠和乙酸钠是最佳碳源,最佳碳氮比为15,菌株Y1可降解高浓度氨氮,在36h内将400 mg·L-1氨氮全部去除,1600 mg·L-1氨氮的去除率可达21.3%,最大降解速率随着初始氨氮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以硝氮或亚硝氮为唯一氮源进行反硝化时,菌株Y1可以适应高浓度氮源但不能完全去除氮源,当碳氮比为20,经36h培养硝氮和亚硝氮的去除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二氧化硫(SO2)对哺乳类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防护.以SO2体内衍生物-亚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分子比为3∶1)及抗坏血酸(维生素C,Vc)单独或同时处理人血红细胞,并测定红细胞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LPO)水平.结果表明,SO2体内衍生物单独处理后,CAT和SOD活性均显著甚至极显著降低,而LPO水平均极显著升高.Vc单独处理后,CAT及SOD活性均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而LPO水平除Vc为0.05 mmol·L-1剂量组外,其余各组均极显著降低.0.1 mmol·L-1Vc和不同剂量SO2衍生物共同处理后,Vc使各组CAT、SOD活性均有升高,且Vc也降低了SO2衍生物引起的人血红细胞LPO水平.由此认为,SO2体内衍生物可以使人血红细胞中CAT和SOD的活性降低、LPO水平增高,Vc可起到一定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炼油污水处理场的一般常见故障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随机处理手段。对污水处理场的生产技术管理及污水处理场设计、改造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5.
SO2的危害及其流行病学与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二氧化硫(SO2)是大气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SO2的大量排放使城市空气污染不断加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SO2不仅可以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而且对心血管系统,甚至生殖系统都会产生影响;毒理学研究也表明SO2对人和动物多种组织器官均有毒性作用,有些毒作用甚至比肺组织的改变还要严重,SO2是一种全身性毒物.而通过产生各种自由基引起器官组织发生氧化损伤作用可能是SO2毒作用的一种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袁鑫  刘玉香  梁涛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10):2434-2441
针对青霉菌丝球L1在废水处理中有效应用的问题,通过调节培养时间、接种量和pH对菌丝球的性能进行优化;采用SEM对优化后的菌丝球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优化后的菌丝球负载混合细菌FG-06处理焦化废水的降解效果,探讨了接种量、转速和重复利用次数对优化后的菌丝球吸附结晶紫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菌丝球呈有规则的网状结构,菌丝体粗壮;在焦化废水处理实验中,接种90颗负载FG-06的菌丝球后,苯酚降解响应时间明显缩短,氨氮和苯酚的降解速率均明显提升;对20 mL浓度为50 mg·L~(-1)的结晶紫吸附实验结果显示,20颗菌丝球、120 r·min~(-1)条件下拥有更好的吸附性能,重复利用3次,脱色率在86%以上。成球条件优化后的菌丝球是一种理想的固定化载体,并拥有良好的脱色性能。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硫吸入对小鼠脑、心、肾、睾丸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二氧化硫(SO2)对小鼠脑、心、肾、睾丸超微结构的影响,以探讨其毒性作用的本质,对小鼠进行SO2动态吸入染毒.设对照组及SO2染毒组(28、56 mg·m-3),取各组小鼠脑、心、肾、睾丸于电镜下观察.结果表明:(1)SO2染毒组小鼠脑组织的部分神经元细胞和许多胶质细胞受损,可见胶质细胞核畸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以及神经纤维发生髓鞘分离的现象,2种剂量未见明显差异.(2)SO2染毒组小鼠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肿胀,肌原纤维结构紊乱,细胞核染色质有边集、团块状改变现象,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心肌闰盘扩张、松解;剂量较高的SO2(56 mg·m-3)染毒组小鼠,还可见到心肌纤维断裂、溶解,部分心肌细胞肌膜破裂,细胞器释出现象,并可观察到淋巴细胞浸润(3)SO2染毒组小鼠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受损严重,肾小球和远曲小管上皮细胞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可见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现象;SO2剂量为56 mg·m-3的染毒组较剂量为28 mg·m-3染毒组更为严重,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嗜酸性变、线粒体空泡变现象.(4)SO2染毒可引起小鼠睾丸的基膜、各级生精细胞、精子和支持细胞发生病理改变,可观察到线粒体肿胀、核膜不清、精细胞顶体脱落现象;SO2剂量为56 mg·m-3时比剂量为28 mg·m-3时超微结构损伤严重,可见基膜破损、细胞器释出现象.本研究为SO2是一种全身性有毒因子的观点提供了病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8.
热氨融霜多相流动液锤诱发的回气总管频现爆管和穿孔腐蚀事故的预防仍是一项技术挑战。基于进口速度突变和瞬态冷凝与汽化相变直接驱动力,建立了描述多相相变流动液击形成过程的理论模型及其数值模拟算法,研究了回气总管热氨蒸汽与深冷液氨多相分层流动液击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进口流速突变条件下,瞬态冷凝与汽化相变多相流动诱发的液击压强是无相变多相流动液击压强4倍左右,考虑相变驱动是准确预测多相流动液击的理论前提,多相流动液锤压力显多波型大幅脉动波动变化,且随着氨液剩余填充量增加而增大,而深冷液氨区局部液击压力降至液氨的饱和蒸汽压所诱发的空泡溃灭是导致回气总管频现穿孔腐蚀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