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土壤中砷的原子荧光法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土壤粉末均匀稳定地悬浮于0.15%~0.2%琼脂溶胶中,采用悬浮样品直接进样,氢化物发生—非色散原子荧光法,测定其砷含量。以柠檬酸—NaOH缓冲液控制试样pH4.7,测定As~(3+);以HCl、KI和抗坏血酸还原As~(5+)为As~(3+),测定总砷量;用差减法求得As~(5+)含量。方法应用于测定不同类型土壤时,相对标准偏差为1%~6%,回收率为85%~106%。  相似文献   
2.
砷及其化合物毒性都很强。环境中的砷往往被农作物吸收而进入粮食、蔬菜、果品等食物中,然后进入人体,危害健康。因此,对食品中有毒物质的含量进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一般采用Ag—DDC比色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痕量砷,存在不少弊端。本文研究了用冷原子汞吸收间接法测定粮食小痕量砷,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土壤中铅的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悬浮液进样,以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土壤中的铅。通过180目筛孔的土壤样,可均匀、稳定地悬浮于0.2%(W/V)琼脂液中。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5%;回收率为93%~110%;进样10μl ,检出限为21.4pg。与火焰原子吸收法对照,两者测定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土壤中镓的原子吸收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环境试样中的镓,已有报道。通常采用干法或湿法进行前处理时,其手续繁杂、费时;在消解过程中,易损失。近年来,固体直接进样已成为原子吸收分析的发展方向之一。我们用琼脂胶体将土壤制成悬浮液,直接以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标准工作曲线法,测定镓含量。对琼脂浓度、样品粒度、仪器参数,进行了选择;对共存元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地区土壤中的镓含量。实验证明,琼脂不仅是土样的悬浮剂,且是良好的抗氯离子干扰剂。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及试剂 2.1.1 仪器 32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生产; 镓空心阴极灯上海电光器件厂生产; 热解涂层石墨炉上海碳素厂生产;自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索了用冷原子汞吸收法间接测定痕量砷的新方法。它是基于砷酸被硼氢化钠还原为胂,胂再把相应量的汞离子还原为原子态的汞,然后用测汞仪表测定汞蒸汽的浓度。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由测汞仪上读得的吸光度与样品液中的含砷量成正比。主要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6.
价态锑在人体代谢中的生理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快速测定痕量价态锑的分析方法。测定痕量锑的常用方法有孔雀绿比色法。近年来,原子吸收光谱和非色散——原子荧光法对锑的测定已有一些报道,但操作上尚存在一些弊端。本文研究了非色散——原子荧光氢化法选择测定三价、五价锑的条件,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有关硒的分析方法有较多的报道。有的,试样前处理需耗费各种酸,造成环境污染。有的,则需昂贵的仪器,不便于普及、推广。本文着重对氧瓶燃烧法分解试样及应用非色散原子荧光氢化法测定硒的最佳条件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适用于头发、果树叶和紫菜等可燃烧试样的测定。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可靠。相对标准偏差为0.5~4.3%。回收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