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综合类   15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不同链长的马来酰亚胺氮氧自由基Ⅰ,Ⅱ,Ⅲ,Ⅳ和Ⅴ标记健康人血红细胞膜的ESR波谱表明,在单独作用时,重铬酸钾(Cr~(6+)),氟化钠(F-)和丝裂霉素C(Mit C)降低W/S值(弱固定化组分/强固定化组分),而秋水仙素(Colch)则增大;在联合作用时,除保留Cr~(6+)和Mit C与Colch的不同以外,F-与其它三种诱变剂产生协同效应,尤在链长Ⅰ和Ⅴ较为明显.在以上四种诱变剂作用前后,以下三项均无特异的变化:五种链长自旋标记物标记测得的2A//均值±标准差为66.6±2.85G;W/S值随自旋标记物分子链长的增加而增大,与膜蛋白巯基结合位置呈圆锥形,其深度为15.33A;Ⅰ和Ⅲ链长分子与膜蛋白巯基结合位置的ESR波谱中出现Q峰,Ⅱ的大于Ⅲ的.  相似文献   
2.
紫露草(Tradescantia)四分体微核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已由首倡者马德修(Te-Hisu Ma)教授评述,1980年通过中美合作途径引入我国,1982年由方宗熙教授主持,通过了紫露草四分体微核检测技术并加以推广,在国内各地也相继开展起此项工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问题,为进一步充实该技术,作了相应的观察,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用ESR波谱研究证明,F~-刺激人多形核白细胞(PMN)呼吸爆发产生活性氧自由基(O_2~-和·OH),同时消耗O_2.用DMPO自旋捕集技术表明,在高浓度F~-刺激下PMN产生DMPO-OOH加合物;在低浓度F~-刺激下则产生DMPO-OH;在适中浓度F~-刺激下PMN先产生DMPO-OOH,随浓度降低变为DMPO-OH.用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实验确定氧自由基主要来自O_2~-.用CTPO和CrOX的自旋探针测氧法证明,PMN受F~-刺激产生氧自由基时消耗的O_2是细胞外介质中的O_2.  相似文献   
4.
5.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的现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英彦 《环境科学》1989,10(4):66-70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VMT)是继紫露草四分孢子微核检测方法,是国内较为普遍用于研究和监测环境致突变物(致癌物)的高等植物间期体细胞遗传检测系统。从方法学到实际应用等各方面已积累较多资  相似文献   
6.
紫露草花序四分体和蚕豆根尖细胞微核频率大小分别反映花粉母细胞(性细胞)和营养细胞(体细胞)遗传物质(DNA)的损伤程度。目前,以此原理建立了高等植物致突变性检测系统,并广泛地应用于监测物化因素,药物和环境污染物。外源性损伤染色体因素对性细胞或体细胞的作用有一定的毒理学差别,最终诱导的效应将有所不同。因此,在单独或平行使用紫露草  相似文献   
7.
健康人的完整血红细胞膜用脂肪酸自旋标记物Ⅰ(12,3)和Ⅰ(1,14)标记,测得其ESR波谱·氟化钠、重铬酸钾、丝裂霉素C和秋水仙素等环境诱变剂较显著地改变膜的序参数S和旋转相关时间,尤在膜表层,S和明显增大。温度曲线表明,人血的完整红细胞膜的相变点在膜表层和深层分别是38℃和40.0℃。在诱变剂作用下,膜类酯的动力学性质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正> 利用污水灌溉农田具有净化污水,充分利用水肥资源,促进农业增产等效益。但是,污灌不当也会带来如农业减产,饮水污染,食品低质等短期危害,以及致癌、致畸、致突变、老化,行为修饰等潜在性生物危害。生物(包括人类)长期接触来源于污水中低浓度有害物质(特别是有机类),会引起细胞或分子水平的微观损伤,这类潜性变异会导致宏观危害。以往的农业污灌区水体卫生毒理学调查中,有关此种潜在性生物危害的报导极少。为此,本文采用高等植物细胞遗传学指标,对北京市东南郊污灌区水体及其污染源进行调研;通过数学分析,为预防污灌的危害,发挥污灌的益处,提供野外现场资料。  相似文献   
9.
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观察氟化物的细胞遗传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短期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遗传效应实验表明,氟化物诱发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显著(P<0.01),而诱发染色体畸变和延迟细胞周期动力学过程都不显著(P>0.05)。以上三项指标的观察结果虽不相一致,但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显著改变却证明,氟化物仍显示一定程度的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10.
氟化钠在与强致突变物的联合实验中均发生较强的颉颃(减毒)作用,例如非常显著地抑制由平阳霉素(染色体断裂剂)或秋水仙素(有丝分裂毒素)诱致的微核效应(F'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