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大地震诱发崩塌滑坡特点与地面破坏程度相结合,以及极震区几何中心方法,定性判定了汶川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置。判定结果是汶川大地震应该有2个宏观震中,一是映秀镇牛圈沟为映秀极震区宏观震中,坐标位置:31.045 6°N,103.455 6°E;二是北川老县城为北川极震区宏观震中,坐标位置:31.863 7°N,104.361 0°E。两种判定方法相比,前者更符合山区特殊地质地貌环境下的地震破坏规律。  相似文献   
2.
大地震诱发滑坡的分布特点及危险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汶川8.0级大地震诱发大规模以滑坡、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改变了原有的地貌形态,形成多处堰塞湖,毁坏民房和道路,使之成为严重的次生滑坡灾害危险区域.以成都市的都江堰、彭州、崇州、邛崃、大邑5个市、县地震区为研究区,分析了滑坡分布与地震烈度和宏观震中距关系,并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贡献权重迭加法进行了滑坡危险性区划,分别获得研究区不同等级的危险区面积和滑坡分布密度,其中彭州、都江堰成为地震滑坡最严重的区域.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增加粮食产量的关键是提高单产,改造中低产田是提高单产的最有效途径.本文回顾了一年来广东省农建改低的工作,指出今后应进一步提高认识,高标准搞好农田基本建设,为广东农业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沟谷型滑坡-堰塞湖-溃决洪水灾害链的影响是工程地质领域一直关注的热点,而其运动过程则主要体现在滑坡堵江形成的堰塞坝地貌形态上。通过野外调查、无人机航拍和模型分析深入探讨了四川省巴塘县措纳学错堰塞坝的形成过程和灾害链运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空间分布的复杂微地貌反映了滑坡体不同的运动特征,2#滑坡运动区与堆积区交界处滑坡物质由于左旋或右旋剪切运动形成滑坡垄;在堆积区2#III-1由于拉伸运动形成了滑坡台地;同时,在2#III-1边缘由于压缩运动形成了滑坡脊;在与1#滑坡接触碰撞下,滑坡物质发生翻转并倾覆至坝体中央,形成巨型块石组成的甲壳相;在堆积区末端2#III-3子区,滑坡体的径向扩展运动形成滑坡丘。同时通过现场调查分析了堰塞湖回水淹没过程,结果表明,回水淹没77.2 d后堰塞湖面由海拔3 298 m上涨到4 410 m,此时堰塞坝发生溃决。最后,计算了堰塞湖溃决洪水运动参数并对下游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峰值流量约为27 392 m3/s。  相似文献   
5.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Drinking water is considered to be an important exposure pathway for humans to ingest trace elements; human urine samples are widely accepte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