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综述第四纪活动断层特征,根据第四纪活断层和地震活动性资料可以判定地震潜在危险性,作者强调了第四纪活断层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笔者根据茅东断裂带陶家洼方山和竹箦煤矿两段断面上采集的4期35条刻蚀擦沟数据,采用Etchecopar电算程序进行应力张量反演,得到二期应力场.第一期应力场方向为北西一南东,第二期为北东一南西.据该区域应力场演化史分析,第一期为印支一燕山期以来主导应力场,而第二期可能是进入新生代以来,特别是14±0.9万年以来的应力场,它与该区近期地裂缝和地震裂缝方向及溧阳两次地震震源机制主压应力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构造解析法——断层滑动矢量分析,通过Etchecopar电算法定量反演了唐山地区平均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唐山地区平均构造应力场可分为三期,第Ⅰ期为南北—北西向的挤压(中生代以前);第Ⅱ期为北东东向的挤压(始新世—更新世早期);第Ⅲ期为北东向的挤压(更新世中期以后)。第四纪构造应力场的变化是一次重要的构造事件。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前,在震中区附近上空观测到大面积的突发性增温异常带。并对该异常带的形成机理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并探讨了地震长期预报中的震级、地点及烈度区划有关问题,指出开展第四纪活断层的研究尤其是定量研究,是提高地震烈度区划质量和长期地震预报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