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反渗透工艺处理火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作为循环水补充水和锅炉补给水,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蒽生物降解及其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了一株优势菌,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研究了该菌株对蒽的降解性能,结果发现该菌株对蒽有良好的降解效果。经过147h的降解,蒽的浓度从100mg/L降至27.5mg/L,降解了72.5mg/L,降解率达72.5%,显示了极强的降蒽能力。同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蒽的残留浓度Y(mg/L)与时间t(h)符合方程Y=90.4322e(-0.0098)x。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雷暴日数时空分布的非均一性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河南省气候中心编制的97个台站1961-2000年雷暴日数的资料,对该省境内雷暴发生的时空分布非均一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平均雷暴日数有明显下降的趋势;雷暴日数站间偏度系数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80%的年代表现为正偏;而其峰度系数则60%的年份为负值,且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年平均雷暴日数及其均方差空间分布型态比较一致.豫北、豫西和豫东南分别出现3个雷暴高发区,其中豫东南强度最大,豫西强度与其相当,豫北相对较小.历年雷暴日数以正偏为主;峰度系数则以负值为主.河南省除信阳地区外,各站雷暴日数在0.05置信水平上服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4.
对影响焦化废水生物脱氮运行效果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论述,并从理论和工程实际运行情况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总结,指出除了控制曝气池温度、溶解氧、碱度、污泥龄、回流比等常见的工艺参数外,进水NH3-N浓度和C/N比的控制是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处理时被经常忽略的工艺参数,并且这两项指标对焦化废水生物脱氮的运行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淮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年降水的时间分配对水资源利用有很大影响,降水的分配不均匀更是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利用河南省气候中心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61~2005年淮河流域84个气象站资料,对淮河流域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匀性、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及其变化幅度进行分析,揭示了该地区的降水变化规律,从而为研究这一区域的旱涝灾害规律和水资源利用提供帮助。研究结果表明:①淮河流域降水的年内分配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北部地区的降水不均匀性和集中度更明显,北部地区的降水相对较少,因而进一步加重了北部的干旱。②降水分配的不均匀性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上游大于下游,南北表现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变化幅度不同;③淮河流域年内降水集中期,从南向北逐步推后,从豫南到黄河以南需要20 d左右,降水集中期与主汛期时间一致;④降水集中期年际变化南部比北部大,表明淮北的汛雨期比较稳定,而淮河流域南部汛雨期出现时间变化比较大;⑤淮河流域大部地区的气候旱涝与降水集中度有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采用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简称A^2/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工程设计和运行基本情况,并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运用风象合理布局矿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介绍了城市规划中运用风象确定工业区与生活区相对位置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提出一种根据最小综合污染风频确定两者相对位置的方法。该法理论严谨、计算简单,能全面、定量地确定污染最小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春季降水日数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我国许多学者对中国近代气候变化规律等方面做了诸多研究.河南作为粮食大省和水资源缺乏的省份之一,影响粮食生产的降水量的具体变化研究尤显重要.通过分析河南省49个台站近50年来的日降水资料,对河南省春季降水量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春季及其代表月4月份的平均降水日数均具有显著的下降趋势,且可以通过0.001的显著性检验;气候倾向率分别为 -1.74 和 -1.07 d/10 a.利用滑动t检验法发现春季及其代表月4月份的降水日数均发生了均值突变,突变年份分别在1973和1977年.  相似文献   
9.
欧几里得指数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污染物的等标倍数构成的向量到0点的欧几里得距离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优劣。并运用实例和梯形灰色决策法相比较,克服了梯形灰色决策法对某一污染物浓度较高时容易作出误判的不足,评价结果更接近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