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7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自去年7月国务院发布《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以来,不少读者来信希望对规定中某些条款的科学依据予以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贯彻文件。为此,我们特请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些专家撰文,按来信中所提问题分期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在许多地方提到了女职工应禁忌从事某些劳动的问题,如第6条中规定“女职工在月经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高空、低温、冷水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第7条和第10条中又规定了女职工在怀孕期间和哺乳期间,不得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及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为什么要规定女职工禁忌参加这些劳动呢? 禁止女职工从事某些作业,这是因为女性在体格发育和体力上与男性有差别。女性肌肉没有男性发达,约相当于男性肌力的65%。循环在体内的血液量以及血液中的红血球数目和血色素…  相似文献   
3.
<正> 安全科学是保障人类安全地生活和从事生产劳动的科学。科学发展到今天,出现了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安全科学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综合学科。它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并具有门类众多的分支学科。研究人在从事劳动生产和科学技术活动中,劳动条件和生产环境中各种因素,即所谓职业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安全生产技术,改善劳动条件及生产环境条件的技术措施以及劳动保护对策,是安全科  相似文献   
4.
5.
目前我国已有女职工5260万人,50%集中在工业部门,妇女劳动保护工作十分重要。在中国注意了在保护妇女劳动权利的基础上保护妇女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和健康,并且把保护妇女的母性机能作为妇女劳动保护的中心任务。中国有较完善的妇女劳动保护法规。在工作方法上注意了把妇女劳动保护与妇女保健密切结合起来。为做好妇女劳动保护工作,劳动部门、卫生部门、工会和妇女联合会紧密配合,共同协作,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也参与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从事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活动及其他职业活动的过程中,都有可能接触各类职业有害因素(或称职业危害),例如工业毒物、农药、各类有机溶剂、医院手术室中的麻醉剂气体等化学物质以及噪声、电磁辐射、高温等等。某些职业有害因素对女工作业人员的健康,特别是生殖健康有不良影响,因此不仅影响妇女本身的健康,尚可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出生后的健康。 当某些职业有害因素具有生殖毒性(或称发育毒性)时,可对卵细胞造成损伤,影响卵子发育不良,并可通过母体干扰胚胎或胎儿的正常发育,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结果使胚胎死亡而流产或出现…  相似文献   
7.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指出。“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女职工在月经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高空、低温、冷水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还多处规定了孕妇和乳母不得从事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规定呢? 1983年,劳动人事部制订了我国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国标GB3869-83),将体力劳动强度分为四级。第一级是指劳动强度指数小于或等于15的劳动,就是8小时工作日中人体的平均能量消耗为850大卡,净劳动时间(除去休息和工作暂停时间)为293分钟的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