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我国安全生产基本特征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经济社会发展视角,分析安全生产基本特征规律,指出安全生产随产业结构呈现不均衡分布特点,劳动力结构制约安全生产,城市化进程增加安全生产不稳定因素.安全生产与GDP对比分析表明,党和国家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措施有效抑制了经济快速增长给安全生产带来的负面作用,我国安全生产提前进入事故波动期.通过研究区域经济与安全生产关系,得出我国4大经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安全生产之间存在规律性分布特征.该研究的成果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与生产安全协调发展探讨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6-2009年我国31个省区的地区经济增长和交通事故指标建立面板模型,结合统计图表,综合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散点图和面板回归分析的结果证明:区域经济增长与交通安全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区域交通安全风险基本伴随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经济一体化等经济增长因素对交通安全有一定影响,但是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产业结构的影响最为突出,人力资本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交通事故万人发生率方面,上海最高,山西最低.在交通事故万人伤亡率方面,浙江最高,黑龙江最低.不同省区经济增长要素的非均衡性分布是影响交通安全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内产业转移和调整,发达省区的制造业正在加速向中西部省区转移,可能会增加中西部省区的交通事故风险,需要加强对这些区域交通安全的监控.  相似文献   
3.
分析心理契约与安全感内涵,进一步探讨煤矿企业员工心理契约形成过程及其与安全感之间的关系模型,指出心理契约是影响员工安全感的重要因素。根据心理契约的动态发展特性,提出煤矿企业员工安全感3阶段培育策略。指出通过生产设备本质安全化、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行为矫正与安全心理培训等手段建立良性互动的心理契约,是培养煤炭企业员工安全感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在煤炭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可以强化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心理约束,提高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干预能力,进而增强煤炭企业员工的安全感。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对遏止煤矿重大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安全公民行为是提高安全管理绩效的重要因素。权力是管理者促使员工个人努力和组织目标相结合的工具。权力距离既是团队成员对领导权力的感知,又是国情文化和组织文化的一个维度,与安全氛围一起,构成影响员工态度和行为的社会心理环境。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从权力视角研究安全氛围对安全公民行为的影响机理,深入理解安全公民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安全氛围对安全公民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积极的安全氛围能促进员工个体实施安全公民行为;权力距离虽然对安全公民行为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在安全氛围对安全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一定的反向调节作用。伴随着权力距离的提高,安全氛围对安全公民行为的影响减弱,低权力距离环境更有助于发挥安全氛围对安全公民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工伤事故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济区域为基本单元,在对工伤事故灾害和经济增长空间分布特征描述的基础上,采用面板回归工具分析两者的空间关联性。研究结果证明:工伤事故灾害与经济增长规模之间存在梯度空间差异规律,经济增长对工伤事故灾害有重要影响,并且不同经济增长对工伤事故灾害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性,工业化、经济一体化程度和人力资本素质的区域不均衡是造成工伤事故灾害空间分布差异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