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了用KMnO4修饰面包酵母菌对溶液中Cd2+的吸附作用,探讨了不同KMnO4浓度、pH、吸附时间、Cd2+初始浓度、修饰酵母菌用量等5个因素对KMnO4修饰面包酵母菌吸附Cd2+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修饰剂KMnO4浓度的增大,修饰面包酵母菌的吸附能力增强,KMnO4浓度达到20 mmol·L-1时,吸附能力是相同...  相似文献   
2.
四氯化钛精制除钒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氯化钛铜丝除钒精制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采用酸碱联合法回收其中的铜和钒。考察了关键的碱处理及盐酸沉钒过程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为:在碱处理溶液pH12.0—13.0,碱处理温度60℃,碱处理时间1h,沉钒溶液pH1.0~1.5,沉钒温度60℃,沉钒时间1h的条件下,铜和钒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0%和75%以匕,获得的阴极铜和五氧化二钒的产品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系统安全执行的有效性,改善系统的安全状况,开展基于安全信息的安全执行及其失效机制研究。首先,对安全执行的基础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其定义及一般过程;其次,从安全信息出发,结合解决问题的一般路径,对安全执行机制进行研究;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安全执行失效机制,并构建模型,明确安全执行过程中的重要节点。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安全信息能厘清安全执行过程中的细节及重点,对于未来系统中人群的安全执行力的提升能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弧炉冶炼棕刚玉过程中产生大量烟尘,排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环境。为全面评估刚玉冶炼电炉烟尘对环境的影响,本文对贵州某厂3000KVA及7500KVA两组电炉,采用电收尘及布袋收尘前后的12个状态和24个系列进行预测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电收尘或布袋收尘后,电炉周围的大气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由三级的恶劣状态变为一级的优良状态。  相似文献   
5.
新型溴系阻燃剂(NBFRs,novel 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作为传统溴系阻燃剂的替代品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纺织品、家具等商品中,随着这些商品的生产、使用和处置,NBFRs不可避免地释放到环境中,给环境和人体带来潜在的危害.部分NBFRs可通过摄食和呼吸作用进入人体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  相似文献   
6.
一种就地固土抑尘用复合外渗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自行设计的试验方法节矿山汽车运输上质路面就地固土抑尘复合外渗剂的研究,分别选用碱金属盐和水玻璃为主料、配以3种表面活性为辅料,按不同浓度配制成30种外渗剂溶液,进行了下渗(透)能力。表面张力试验和粘结强度,干湿反复的固土性能试验,筛选出了3类性能量优的复合外渗剂配方,并确定了其应采用的外渗施工顺序。该复合外渗剂面单经济、方便快捷,可以适用于广泛领域的固土防尘需要。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奥法隧道围岩变形动态监测技术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隧道施工的复杂性,依据新奥法的核心理念,提出了基于新奥法隧道围岩变形动态监测方法。依据重庆地铁隧道某车站的工程实践,结合传统监控量测方法的程序,对动态内容进行了介绍。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水平收敛位移作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围岩变形的一般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新奥法隧道围岩变形动态监测方法,通过自身方案的不断改进,不仅可以有效地为设计、施工与支护方案的改进提供依据,而且可以用于优化隧道二次衬砌时间。为围岩分类、大变形预测、岩爆预测、岩石松动圈预测及反分析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综合分析了稳定土技术用于土路扬尘污染治理的各种方法 ,在此基础上对该课题的研究及其发展提出了有关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表面活性剂在矿山尘毒治理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表面活性剂用于矿山尘毒治理的几种主要途径进行了综合阐述,并进一步探索了表面活性剂在该领域应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钻井隔水管紧急解脱失效动态风险,保证深水钻井隔水管紧急解脱安全运行,通过辨识隔水管紧急解脱相关风险因素,以及隔水管紧急解脱失效的潜在后果,采用模糊事故树和事件序列图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隔水管紧急解脱失效后果模型;基于映射准则,将模型转换成贝叶斯网络,进行深水钻井隔水管紧急解脱风险的定量分析;研究了紧急解脱动态失效概率和关键致因,并从钻井隔水管系统设计、钻井作业、紧急解脱测试和操作等方面提出预防措施,以降低紧急解脱失效概率;以南海8号钻井平台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年内隔水管紧急解脱失效的概率区间为0.075 7至0.105 0;台风、不合理的解脱时刻、过提力不足、井口倾角大和内波是导致紧急解脱失效的主要原因;该模型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该方法可用于钻井隔水管紧急解脱失效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