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水域的直接净化法,作为水处理技术的一个分支,在国外尤其是在日本颇受注目。在我国也有一些采用该法的原理进行治理的实际成绩。水域的直接净化法,在保护水环境方面正逐渐产生积极的作用。一、何谓水域的直接净化法我们这里所讲的水域,泛指河流、湖泊、水库等。由于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2.
3.
北京市汽车行驶工况和污染物排放系数调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调查了北京市不同道路上的汽车行驶状况,基于这些调查数据进行了不同道路的汽车行驶工况解析,分别确定了用于北京市汽车排放污染物测定的一般道路行驶工况,快速路行驶工况,高速路行驶工况,城区综合道路行驶工况和综合道路行驶速度特征工况。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氧化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笔者在日本的技术考察,介绍了日本采用氧化沟技术的现状,设计标准,以及引进氧化沟成套设备等情况,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希望。  相似文献   
5.
固定化光合细菌处理豆制品废水产氢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以海藻酸钠做包埋材料制备的固定化光合细菌,可以在不同浓度豆制品废水中进行光照放氢。豆制品废水COD浓度在7560—12600mg/L时,可以维持稳定产气260h以上,平均产气率为146.8—351.4ml/(L·d),气体中H2含量在60%以上,废水COD去除率为62.3%─78.2%;当废水COD浓度在1260—5040mg/L时,可以维持产气93h,平均产气率为120.7—140.oml/(L·d),气体中H2含量在75%以上,废水最终COD去除率为41%─60.3%。  相似文献   
6.
固体废弃物的填埋,是废弃物处置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对固体废弃物填埋技术的研究,可笼统地分为填埋场所的选址研究,填埋技术及浸出水处理研究等几个方面。固体废弃物填埋浸出水处理,是水处理技术研究的一个独立分支,它具有通性,也有其特性。所谓通性,是可采用一般的水处理的方法,但它又有特殊性的一面,尤其是在浸出水  相似文献   
7.
采用光合细菌控制水体中亚硝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分离筛选到一株利用亚硝酸盐的光合细菌。试验结果表明,当亚硝酸盐浓度在0.01 ̄5.0mmol/L时,该菌株在7d时间内能去除80%以上的亚硝酸盐,该菌株去除亚硝酸盐的最适碳源是乙酸和乳酸。在养殖池塘中施用该菌株制成的菌剂,池塘中亚硝酸盐浓度下降50%-80%。  相似文献   
8.
循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漂油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循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某造漆厂的漂油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稳定运行阶段,工艺的运行时序为:进水1h,厌氧搅拌4h,好氧10h,沉淀及排水各1h。进水COD为12.00~8200mg/L时,COD的去除率为80%以上,最高达96%。  相似文献   
9.
循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造漆工业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序间歇式废水生物处理工艺(SBR工艺)集进水、厌氧、好氧、沉淀于一池,改变其运行程序不仅可去除有机物,还能达到脱氮除磷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工艺的运行周期为22h(其中进水1h,进水和厌氧搅拌6h,好氧14h,沉淀及排水各2h),进水COD浓度在1000—4000mg/L时,COD去除率为84%以上,最高达96%。另外,水文还分析了有机物的去除特点。  相似文献   
10.
日本粪便处理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运华 《环境科技》1991,11(3):8-9,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