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凹凸棒石及其改性材料对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与机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陈展祥  陈传胜  陈卫平  焦文涛 《环境科学》2018,39(10):4744-4751
采用室内盆栽实验和吸附平衡实验,研究了凹凸棒石及其改性材料对土壤镉移动性和生菜吸收镉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探讨了其机制.结果表明,凹凸棒石及其改性材料均可显著降低生菜体内的Cd含量,改性材料作用优于未改性材料,分别使生菜地上部分Cd含量最大降低41.0%和56.5%.凹凸棒石及其改性材料在投加量为1%时均可显著降低土壤CaCl_2提取态Cd含量,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34.2%和34.3%.凹凸棒石改性后对镉的饱和吸附容量明显提高.凹凸棒石主要是通过表面的硅羟基与Cd~(2+)发生配位反应形成络合物来固定土壤镉,而改性凹凸棒石材料能够通过其表面的硅羟基和羧基与Cd~(2+)发生配位反应形成络合物,从而降低Cd~(2+)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进而达到钝化修复Cd污染土壤的效果.因此凹凸棒石及其改性材料均可被用于镉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但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活性炭吸附材料对非极性污染物的吸附性能,采用碱[(NaOH溶液)联合铜(Cu(CH3COO)2溶液]对珠状活性炭(beaded active carbon,BAC)进行改性,利用BET、SEM、Boehm滴定和FT-IR对改性前后的活性炭进行表征,并采用动态吸附法和Yoon-Nelson吸附理论模型研究了不同改性方法对活性炭吸附甲苯穿透曲线、饱和吸附量的影响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后BAC表面不规则的孔隙增多,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减少,平均孔径变化不显著,表面Cu含量明显升高;不同浓度碱铜联合改性后BAC对甲苯的吸附性能均提高,当NaOH溶液浓度为8 mol/L、Cu(CH3COO)2溶液质量分数为0.5%时,联合改性效果最好,此时改性后BAC对甲苯的饱和吸附量较改性前增加了50.9%,吸附穿透时间延长了342.9%,吸附平衡时间延长了77.4%.研究显示:较高浓度的碱联合较低浓度的铜溶液对活性炭改性,能显著提高吸附甲苯性能;改性后BAC对甲苯的吸附性能受自身孔隙结构和表面官能团的共同影响,且表面酸性官能团影响显著,表面金属铜与甲苯的结合作用是主要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4.
有效降解和去除土壤中四溴双酚A(TBBPA)是土壤环境化学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Fe2+耦合热活化过硫酸盐体系(Fe2+/热/PS)对土壤中TBBPA的降解,并考察温度、Fe2+始浓度、PS浓度、初始pH值、无机阴离子(Cl-、HCO3-)浓度以及金属离子(Cu2+、Zn2+、Ni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e2+/热/PS降解TBBPA的效果远高于同等条件下单一热活化和Fe2+活化的情况;提高温度和PS浓度能够促进土壤TBBPA的降解;而过量的亚铁离子会导致TBBPA去除率下降,Fe2+与PS的最佳摩尔比为0.5:1;Fe2+耦合热活化PS体系具有较宽的pH应用范围,在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降解;温度55℃、Fe2+浓度25 mmol·L-1、PS浓度50 mmo...  相似文献   
5.
对滑坡的三维与二维稳定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为合理正确地评价滑坡稳定性及认识三维稳定分析的优越性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以实际中常见的滑坡几何尺寸为依据,在建立的滑坡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滑坡三维稳定分析程序软件FS3D,对稳定安全系数和剩余下滑力进行了稳定分析计算.通过与二维分析结果的比较,阐明了地形、土力学参数和地下水影响因素对三维与二维稳定分析结果差异的影响,并在滑坡实例中得到了验证.滑坡模型和实例分析的结果表明,特别是在地形复杂和主断面难判断的滑坡类型中,三维稳定分析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并建议在如下情况下使用三维稳定分析:(1)宽度与坡长的比值较小时;(2)滑坡体厚度与宽度的比≤1/4时;(3)凝聚力C为0或较小时;(4)地下水位的变动幅度较大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