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瓦斯压力是煤层瓦斯的重要基础参数,为了掌握煤层瓦斯压力,基于煤层瓦斯连续方程进行了瓦斯压力与煤层倾斜长度解析模型的推演,针对推演出的模型结合数值拟合方法建立了一种解析-数值耦合的瓦斯压力预判方法。为便于比较该方法与一般数值拟合的差异,选择了浅埋煤层及深部煤层两个差异化样本。不同样本下,一般数值拟合方法与耦合方法预判结果显示:样本Ⅰ中不同预判方法的相关性系数均在0.9874之上,样本Ⅱ中不同的预判模型相关性系数差异较大,耦合模型相关性系数最大为0.7786;样本Ⅰ中标准差数值及不同方法间差异均较小,样本Ⅱ中标差差异较明显;一般预判方法瓦斯压力增长梯度随倾斜长度的增加逐渐变大与实际不符,耦合方法瓦斯压力随倾斜长度增长趋于稳定与实际情况一致;不同预判模型下瓦斯压力生长曲线不因样本差异而有较大的波动。综合不同样本瓦斯压力预判结果可知,浅埋煤层瓦斯压力预判可应用线性回归方法,深部煤层瓦斯压力预判应用耦合方法与实际更相符。  相似文献   
2.
基于清洁生产的理念,以曹村矿11-214综放工作面为例,对坑口电厂烟道气用于煤矿采空区防灭火的可行性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模型中引入了非均质孔隙率、在烟道气的处理中引入了多组分气体输运方程,计算结果显示:烟道气注入前自燃带位于距工作面(40~120)m的范围内,最大宽度为78m;烟道气注入后自燃带位于距工作面(49~62)m,最大宽度为9.5m,自燃带面积明显变小,并在注气口形成了耗氧汇。烟道气的动态运移规律显示,采空区数值计算应在以雷诺数为判定依据的基础上分区选择计算模型。通过采空区内不同位置烟道气运移连续监测,可获得采空区高效防灭火合理注入参数。  相似文献   
3.
矿井风流温度预测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开采深度逐渐增加,矿井热害问题日益突显,高温环境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而且严重危害着工作人员的健康。为了更好地降低高温矿井开采时期巷道风流温度,确定合理的巷道布置方案和矿井通风系统,提出矿井巷道风流温度预测方法。以矿井通风和热力学为基础,结合网络解算,对矿井风流温度分布进行研究,总结各种类型巷道风流温度的计算方法,提出多点风流混合温度计算模型。结合具体矿井进行实际预测分析,预测结果中显示风流温度可能超限的巷道,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基于CMAQ模型的大连市大气氮湿沉降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大连市大气氮氧化物湿沉降的污染特征,通过监测站采集2012年内大连市的雨水样品,分析了氮氧化物的沉降浓度及沉降规律.同时,采用CMAQ模型MM5气象模式对大连市大气氮湿沉降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在相关模拟模型的预报因子中增加氮氧化物污染源动态变化信息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大连市大气氮湿沉降中硝酸根离子的平均当量浓度值为71.73μeq·L-1,铵根离子为98.91μeq·L-1;大连大气中氮氧化物沉降当量浓度随季节变化明显,且不同时期波动显著.CMAQ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相比存在偏差;经修正后模型模拟的结果更加逼近观测值,充分说明利用该修正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源清单不确定性对模拟结果造成的影响,利用修正后模型进行模拟具有可靠的准确性与可行性,可为大连市环境影响评估及控制效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外LNG场站泄漏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结合相关行业专家研究,总结出一套LNG场站泄漏风险评价体系。该风险评价体系主要包括物质状态、设备设施、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5个一阶评价指标和20个二阶评价指标。本研究以多个LNG储运企业的多位专家评估结果为数据样本,结合随机森林算法对泄漏风险评价体系进行机器学习,分析得出一套针对LNG场站的泄漏风险评价方法。该方法可以运用于LNG场站进行风险管控自查,对LNG储运产业提高自身安全管理,提高智能化管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无煤柱开采技术已广泛应用。该技术虽然提高了回采率,但同时也加剧了采空区的漏风量,大面积采空区联通给防灭火带来了难题。由于采空区难以触及等原因很难直接探知采空区内煤岩体的自燃情况。文中采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了采空区内渗流速度场和氧浓度场分布,通过两者叠加划出了采空区堵漏前后自燃"三带"分布,并对比分析了堵漏前后两种情况下自燃带宽度的变化,可以看出漏风对采空区"三带"分布的影响较大,显示了在无煤柱开采中应用堵漏技术防治采空区自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