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罗欢  陈秀洪  吴琼  罗娜  黄徐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2):3018-3028
随着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有效控制,面源与截排溢流污染对水环境的胁迫日益突出。基于土地遥感数据、城市排水管网等资料,构建流域—海湾一体化水环境模型,探讨深圳湾流域面源与截排溢流污染特征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1)雨季COD、NH3-N和TP单位面积面源与截排溢流污染负荷分别为17.21 t/km2与10.21 t/km2、0.17 t/km2与0.69 t/km2、0.04 t/km2与0.07 t/km2;(2)面源与截排溢流污染时间上主要集中于大雨及以上等级降水较多的5月和8月,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截排工程集中、下垫面面积较大且坡度较陡的深圳河、大沙河和新洲河流域;(3)面源与截排溢流水体COD、NH3-N和TP浓度可达地表水V类标准的3.7倍、18.2倍和8.5倍;(4)雨季COD、NH3-N和TP浓度高于旱季的区域分别超过深圳湾总面积的40%、60%和65%。  相似文献   
2.
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苦味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祖芳  陈渊  晏全  罗欢  韦家才 《化工环保》2005,25(2):140-142
建立了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苦味酸的新方法。该法灵敏度高,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8×105L/(mol·cm);精密度理想(测定苦味酸质量浓度为5μg/mL的实验5次,相对标准偏差为1.0%);线性范围为0~7.0μg/mL;以3σ衡量,检出限为0.14μg/mL;加标回收率为97%~103%。采用该法直接测定水样中的苦味酸、间接测定烟草中的烟碱,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云平台微服务架构的稳定性,且提升数据的安全性,提出基于DevOps的云平台微服务架构可靠性研究方法。分析传统应用架构和微服务架构的基本情况,以获得的信息为依据,构建可靠性评估模型,随后通过图论域几率论作为研究工具融合云平台微服务架构的特点,同时分析其拥有三种模式的可靠性,即两终端可靠性、全终端可靠性、终端可靠性,进而获得云平台微服务架构的粗略可靠性。最后评估云平台微服务架构传输数据的安全性,确定传输路径输入与输出发送端缓冲区的数据处理速度,有效感知所有数据传输路径的传输情况,进而完成对云平台微服务架构的可靠性研究。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分析出云平台微服务架构的优缺点,并且得出的结果也十分精准。  相似文献   
4.
探究生态修复后九曲湾水库浮游动物优势种生态位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为九曲湾水库及相关饮用水源地水库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于生态修复前2014年4月(平稳期)、2014年7月(爆发期),2015—2016年生态修复后12月(枯水期)、4月(平水期)、7月(丰水期)进行数据采集,采用优势度、Levins生态位宽度、Petrailis生态位重叠指数等方法,对九曲湾水库浮游动物优势种演替、生态位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九曲湾水库生态修复前共鉴定浮游动物30种,其中轮虫类26种,桡足类4种,枝角类未检出;生态修复后共鉴定浮游动物50种,其中轮虫类30种,枝角类13种,桡足类7种。生态修复前,平稳期到爆发期优势种的更替率为75%,爆发期到生态修复后枯水期优势种的更替率为80%。生态修复后,枯水期到平水期优势种的更替率为66.6%,平水期到丰水期季节更替率为57.14%,共同优势种为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is)、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九曲湾水库浮游动物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在0.250—0.931之间,生态修复前和生态修复后广生态位种类占全部优势种的75%、58.33%、70%、33%、0。优势种生态位重叠指数在0—0.998之间,生态位重叠程度差异较大,平稳期、爆发期、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生态位重叠指数大于0.6的分别占53.57%、50%、73.33%、66.67%、66.67%。生态修复前影响浮游动物优势种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因素是水温(WT)、溶解氧(DO),生态修复后影响浮游动物优势种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因素是总磷(TP)、叶绿素(Chl.a)。研究表明,生态修复前蓝藻水华发生期影响浮游动物生态位分化的环境因子为物理因子,生态修复后影响浮游动物生态位分化的环境因子为营养盐。  相似文献   
5.
罗欢  李鸿江  温致平  王石 《四川环境》2010,29(4):19-23,28
我国南方某城市主要采用焚烧法处理生活垃圾,已建7个焚烧厂日产生飞灰量为101.62 t/d。文章分析了各个垃圾焚烧厂飞灰的化学组成和重金属浸出毒性,其主要成分为CaO、SiO2、MgO、Al2O3、Fe2O3、Na2O、SO3和Cl,所有焚烧飞灰都有至少一种重金属浸出浓度超标,属于危险废物。在飞灰处置出路亟待解决的背景下,实验探讨了飞灰稳定化工艺,结果表明10%的水泥添加量可以使飞灰中超标重金属(Cd、Pb和Zn)的浸出浓度满足危险废物鉴别浓度限值和安全填埋场入场浓度限值。同时,通过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分析了飞灰豁免管理的可行性,并对近期和远期该城市焚烧厂飞灰的处理处置及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固定化微生物制氢预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热处理、酸处理和碱处理三种预处理方法对固定化微生物制氢的影响。由试验得知,热处理可有效杀死产甲烷菌,使固定化微生物具有较高的累积产氢量和产氢速率。  相似文献   
7.
As在水体中的环境行为较为复杂,且潜在威胁生态健康。该文以受矿山活动影响的喀斯特地区水库为对象,在掌握水质理化特征及不同形态As、Fe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矿物形态连续提取技术及水化学理论分析Fe在上覆水-沉积物体系中的循环过程以及对As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体弱碱性、温度及氧化还原电位随深度降低的环境条件下,水库中总As平均浓度为72.94μg/L,其中颗粒态As占比74%;上层水体溶解态As向颗粒态转化,浓度随深度降低,颗粒态As浓度则呈相反趋势;在沉降作用下颗粒态As富集于下层水体,溶解态As受沉积物释放影响浓度有增加趋势,但受吸附作用控制界面水浓度较低;颗粒态Fe也在下层富集,沉降入沉积物后高活性铁氧化物可被还原溶解,使界面水溶解态Fe浓度高于上覆水体,可向上输送;还原态Fe经氧化水解进一步增加下层水体颗粒态Fe含量,增强对溶解态As的吸附去除;水中As浓度受Fe循环影响较大,尤其底部受沉积物调控作用较强。该成果可为科学认识As在水库中的循环转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超滤膜过滤天然有机物的膜污染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天然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对关系对于膜污染以及过滤阻力的组成有很大的影响。MWCO140kDa、70kDa、30kDa、10kDa、4kDa和1kDa的超滤膜过滤10mg/L腐殖酸溶液和未名湖湖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过滤初始时刻就发生了膜污染,膜的截留分子量越大,膜污染越显著。在长期过滤的过程中,截留分子量>10kDa的超滤膜的过滤阻力受到膜污染的控制,膜孔堵塞和膜面形成凝胶层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原因;当膜的截留分子量≤10kDa时,过滤阻力主要由膜本身固有的阻力决定,膜污染影响较小。不同浓度、类型的腐殖酸溶液和不同种类的超滤膜过滤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当膜对腐殖酸分子的截留率超过40%时,膜污染的程度会逐渐减小,过滤阻力将由膜本身固有的阻力控制。  相似文献   
9.
自然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具有丰富的官能团,对溶解态锑(Sb)的形态转化(真溶解态和胶体态)及毒性有潜在影响.以碳酸盐岩区受锑矿山排水污染水库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法、切向流超滤等技术及环境化学理论,结合水体理化性质,分析DOM与Sb、Fe形态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水体弱碱性及水化学类型为Ca2+-Mg2+-HCO3-的水质背景下,水体溶解态Sb浓度较高,且上层浓度高于下层,平均约为112.74μg·L-1,其中,真溶解态Sb约占86%,主要以Sb O3-形态存在;溶解态Fe浓度高于Sb,真溶解态Fe为其主要形态,且下层浓度高于上层,在水库碱性水环境条件下易水解生成胶体;DOM有陆源和内源两种输入途径,主要有陆源腐殖质(C1)、芳香族蛋白质和类富里酸(C2)、类酪氨酸蛋白质和类腐殖酸(C3)等3种荧光组分,其中以C2组分为主;腐殖化程度较低,相对分子质量较小;DOM与Sb、Fe的相互作用中,胶体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