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正进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功能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都市圈化和效区化趋势在一些城市都有表现.因此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我国城市化规律有重要意义。利用1982、1990、2000年三次人口普查中得到的广州市中心区和近郊区各街道、镇的人口密度资料.对广州人口密度分布进行模型研究。结果发现:1982年以来广州市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呈典型的克拉克分布.即城市中心人口密度最大.随着向外距离的增加,人口密度迅速降低。表现出城市发展早期阶段的特征;与此同时,中心区人口密度先升后降.近郊区人口密度持续上升.远效区人口密度缓慢上升.城市郊区化开始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城市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持续的城市化模式——都市圈化。并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归纳,进而将中国三大都市圈与日本的都市圈进行比较。结论是:中国沿海地区的都市圈化。既适应世界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还能实现国家和区域的人口-经济-生态的平衡。都市圈化的推行。将在中国沿海地区形成以三大都市圈为核心的长达数千公里的人口高度聚集的沿海城镇密集地区。成为新时期我国国家竞争战略的支撑点。并将在一定程度上消弭城乡之闻、沿海与内地之闻的体制鸿沟和贫富鸿沟。  相似文献   
3.
嘉陵江流域坡耕地“生态农业旅游”垂直景观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治理水土流失角度出发,提出了坡耕地“生态农业旅游”技术与示范。其垂直生态景观模式按坡度和等高线布置:在坡度大于25°的山坡顶形成水保林木区,坡上15°~25°的陡坡种植桃树,坡中5°~15°的斜坡种植枇杷,坡下小于5°的缓坡地带种植特种水果、瓜类及蔬菜,坡底形成“稻—鱼”和“藕—鱼”特色水域区。道路系统设计为环山而下的水泥主路、观景石板干路、埂边地界小路三级,道路两侧实施还林还草。“农家乐”型旅游接待自然分布在试验区内,同时在坡上建立旅游“一条街”、坡底试验旅游产业化经营。果园内实施多熟作物覆盖、间种套种。垂直生态景观产生了独特而丰富的景观效果,并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污染水体中的放射性核素去除问题,采用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利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透射电镜和Zeta电位对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批式法研究Th(Ⅳ)在氧化石墨烯上的吸附行为,探讨了pH值、离子强度、腐殖酸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值对吸附的影响很大,离子强度对吸附几乎没有影响;在pH5时,腐殖酸浓度对吸附起到了促进作用,浓度越大对吸附的影响越强烈。研究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可以作为放射性核素处理的一种潜在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