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基础理论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椒江口海域浮游植物与富营养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10年椒江口海域3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该海域浮游植物、富营养化和赤潮之间的关系.自该海域共鉴定浮游植物81种,赤潮种35种,由于受椒江径流、浙江沿岸流、台湾暖流和上升流共同影响,浮游植物种类数、平面分布及优势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最主要的赤潮优势种是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curvisetu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和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jonesianus);调查期间海域富营养化指标E值大于1,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为稳定,多样性指数较高,并未发生赤潮.  相似文献   
2.
鱼山渔场近海海域浮游植物数量与上升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010年4月、7月和11月对鱼山渔场近海海域进行的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该海域浮游植物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变化与上升流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夏季上升流明显,上升流区主要位于大陈岛的东南海域。浮游植物丰度夏季最高,为438.02×105cell/m3,丰度的高值区位于大陈岛以东海域;秋季浮游植物丰度次之,为147.17×103cell/m3,春季丰度最低,为67.69×103cell/m3,春秋季丰度高值区均位于大陈岛以西海域。浮游植物丰度空间变化与上升流强弱的季节变化有一定关系,夏季浮游植物高值区与上升流影响范围基本一致,春季和秋季上升流较弱,椒江径流和浙江沿岸流对浮游植物丰度的影响较为明显。由于上升流强弱的变化,调查海域三个季节优势种也有着明显的变化,春季的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夏季的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和秋季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是导致总丰度季节变化的最主要种类。大陈岛附近的上升流对鱼山渔场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稻渔系统对池塘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围隔实验法考察不同虾蟹共作稻渔系统对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稻田及分别投放小龙虾和河蟹等稻渔共作系统均对养殖尾水净化作用显著,且相互间基本无显著差异(P>0.05);稻渔系统对水体中氨氮、亚硝氮、TN和T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7.48%、78.13%、37.97%和53.05%;养殖尾水中I Mn与悬浮物于1 d~2 d、氨氮于2 d~4 d、TN于4 d~8 d、TP于8 d~16 d后显著降至较低水平;混养小龙虾和河蟹未对稻田净化水体产生显著扰动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近岸河口海域蟹类资源分布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利用2010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椒江口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椒江口蟹类资源密度的分布、优势种以及水团、水深等环境因子对蟹类数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椒江口海域春季和秋季蟹类平均重量密度分别为74.57 kg km-2和62.73 kg km-2,尾数密度均值分别为3.63×103 ind.km-2和5.07×103 ind.km-2;蟹类密度平面分布特征,春季在调查海域蟹资源密度中部高于两侧,高密度区出现在椒江河口北部区域,尤其是受椒江径流影响明显的北部岛礁海域;秋季则两侧明显高于中部,尤其是大陈岛东南部受台湾暖流和浙江上升流影响的海域以及受椒江径流影响明显的西北部海域.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椒江口温、盐度和水深与蟹类资源密度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春季和秋季,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对蟹类资源密度贡献率均最大,为两季节唯一的优势种.本研究表明,椒江口蟹类资源密度分布不均匀,水团交汇处是蟹类资源密度的高值区,主要环境因子对蟹类资源分布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