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近年来,随着滨海和海上石油的大量开采和海洋石油运输量的不断增加,油轮装卸过程中逸出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VHC_s)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大气环境的一大污染源。据估算,到2000年,我国海运石油量将从目前的2700万吨增加到7500万吨;根据范志杰的估算方法,我国每年仅因石油装运逸入大气的VHC_s约为3500~5000吨,2000年将达到9500~16000吨。VHC_s不但损害大气环境质量,而且可在局部区域形成臭氧烟雾,  相似文献   
2.
海洋溢油预测模型中几个问题的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海面溢油漂移路线及归宿的预侧模型,对其中的各个主要要素,诸如平行运移、扩散、挥发、溶解、分数、乳化、生物降解、沉降作用等做了分解式讨论;同时,也对溢油——岸线的相互作用、溢油——海水的相互作用做了扼要介绍。最后,对近年来该领域内的新成果及研究方向进行相应的评估和揣测。  相似文献   
3.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虽然碳排放量大部分来自发达城市,但是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因此农户的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论文将二氧化碳的质量作为碳足迹的单位,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市为例,基于入户调查资料,测算了当地农户碳足迹,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和Gini 系数分析了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碳足迹的结构特点,并且运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影响农户碳足迹的因素。得出以下结论:①张掖市农户碳足迹总量为1.63×109 kgCO2,人均碳足迹为2.14×103 kgCO2;②从碳足迹类型来看,农户的碳足迹主要来自于能源消费,其次是房屋建设,食物生产加工和交通运输所占比例最小;③从碳足迹内部结构来看,张掖市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碳足迹有较大差异,非农户的碳足迹最大,其次是兼业户,纯农户的最小;④从碳足迹占有量的公平性看,碳足迹占有量偏差最大的为交通运输,Gini系数为0.51,其次是能源利用,Gini系数为0.41,食物生产加工碳足迹占有量比较合理,Gini系数为0.35,房屋建设的碳足迹占有量高度平均,Gini系数仅为0.12;⑤人口数量、收入水平和非农化是影响碳足迹的主要因素,随着人口数量增大、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非农化程度的加深,农户碳足迹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活动对地球影响的不断深入,人地关系耦合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等复杂适应性系统的研究成为目前研究的新趋势。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这一概念也已经受到不同领域学者们的关注,但是由于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量难度较大,很少有人把这一概念运用到实践中去。本文尝试将社会-生态系统作为一个优势循环过程,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测量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并以中国西北草原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研究生态政策对草原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状况的影响,并模拟未来10年,在不同国家生态补偿标准下草原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可能情景。结果显示:(1)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连续激活和停用的系统动力学方法模拟模型的主循环并验证对主要变量的影响,确定最终循环优势转移的过程,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定量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2)国家在草原地区实施的生态政策对草原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具有明显的效果,草原社会-生态系统由不稳定逐渐趋于稳定,恢复力逐渐增强,国家生态补偿标准的提高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农户生态环境意识提高和生计方式的转变,使得草原社会-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对自然环境的冲击有较强的缓冲能力;(3)综合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各方面因素,盐池县草原在未来10年,随着补偿标准的提高,农业人口几乎不变,羊只存栏数呈下降趋势,草原产草量和植被覆盖率都呈缓慢增加趋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有明显增加,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逐渐增强。综合五个草原社会-生态系统的主要指标发现,在当前生态补偿标准下,草原未来10年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更强。  相似文献   
5.
本文把目前流行的化学消油剂效率检验方法按其原理分为五大类,并对各类进行了分析讨论。本文也对消油剂效率与溢油的相互关系以及影响消油剂效率的机理和原因做了初步研究。除环境条件影响因素之外,油膜厚度、粘度、原油中活性基团的含量多寡是影响化学消油剂效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