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4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了云南楚雄雨露砷矿区采矿、冶炼废弃地生长的16种优势植物的生长状态及其对应根区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该矿区植物长势良好,未出现受害症状.土壤磷氮含量充足,As含量远远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3级标准中的旱地As含量标准值,高达133倍.16种植物的地上部重金属含量As最高,并且在总As平均质量比高达5 318 mg/kg的土壤环境条件下,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体内As质量比可达2 327 mg/kg,小酸模(Rumex acetosella L.)、辣子草(Galinsoga parviflora Cav.)、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等7种植物对Cd,以及牛口刺(Cirsium shansiense Petrak.)对Zn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均大于1.0,其中地石榴对Cd的富集系数高达7.99.上述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均表现出了较强的耐性,具有进一步的研究潜力.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个旧市乍甸镇农田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野外调查及评价。结果表明:农田土壤Pb、Zn、Cu、Cd、As质量比均超出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Hg未检出,该地区农田呈现以As、Cd为主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Pb、Zn、Cu、Cd、As土壤有效态质量比与土壤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农作物中Cu、As质量比与土壤有效态Cu、As质量比无显著相关,Zn质量比与土壤有效态Zn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Cd、Pb质量比与土壤有效态Cd、Pb呈显著正相关(p<0.05)。89%的农作物As超标,油菜籽(Brassica napusL.)As质量比最高,均值达(23.04±14.33)mg/kg(鲜重,下同)。Pb超标率达72%,油菜籽Pb质量比最高,平均为(5.55±2.53)mg/kg。Zn、Cd超标率均为11.11%,超标最严重的油菜籽Zn质量比为(46.65±13.61)mg/kg,Cd质量比为(0.24±0.10)mg/kg。Cu超标率为5.55%,油菜籽Cu质量比最高,达(16.02±2.75)mg/kg。油菜籽对As、Pb、Zn、Cu、Cd的转移系数(农作物可食部分重金属质量比(鲜重)与土壤重金属质量比的比值)远高于其他作物。农作物对Pb、Zn、Cd、As的转移顺序依次为果实类、叶菜类、根茎类,对Cu的转移顺序为果实类、根茎类、叶菜类。农作物以As、Pb污染为主,总体属重度污染。聚类分析得出:油菜籽、青蒜(Allium ampeloprasumL.)和生菜(Lactuca sativaL.var.ramosaHort.)重金属污染严重,不适合在该地区继续种植和食用。  相似文献   
3.
模拟重金属污染下曼陀罗种群核酸代谢变化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不同空间地段上获得同一种质但污染年代各不相同的曼陀罗材料种子易地种植在同一模拟重金属污染生境中生长,对比分析了曼陀罗种群的核酸代谢(DNA、RNA、DNase、RNase)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种群的核酸代谢发生了定向性改变;在短期污染条件下,DNA、RNA、DNase、RNase活性代谢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紊乱,随着污染时间的推移,上述生理变化逐渐向对照CK种群的"正常值"回复,表现出种群对重金属污染迹地的抗性适应和分化,且分化发生的速度远高于植物自然分化进程.根据上述四项生理指标对这四个曼陀罗种群利用模糊数学评判分析方法进行排序,适应性从优到劣的排序顺序为CK>L>M>S.  相似文献   
4.
镉处理下不同小麦品种几种解毒机制探讨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外源Cd^2 处理梯度下,综合探讨细胞壁的阻隔作用、细胞活性氧防御酶系作用、植物细胞的区间隔离作用及有机酸生成等几种解毒机制对抗性的贡献。结果表明:(1)细胞壁及残渣、含核糖核蛋白体的细胞溶质部分是结合镉的主要部位,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结合镉量较少;(2)解毒功能强的品种并非都是对镉吸收量少的品种,吸收量少的品种也并不意味着就有较强的解毒功能,解毒是多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3)POD在Cd^2 处理下小麦细胞活性氧防御机制中起关键作用;(4)低浓度Cd^2 处理下,5个小麦品种有机酸生成量变化不明显。随Cd^2 处理浓度升高,有机酸生成量增加;(5)小麦品种FM27、FM29是解毒功能较强的品种,FM24、FM25居中,M较差。  相似文献   
5.
模拟重金属污染下曼陀罗种群核酸代谢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不同空间地段上获得同一种质但污染年代各不相同的曼陀罗材料种子易地种植在同一模拟重金属污染生境中生长,对比分析了曼陀罗种群的核酸代谢(DNA、RNA、DNase、RNase)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种群的核酸代谢发生了定向性改变;在短期污染条件下,DNA、RNA、DNase、RNase活性代谢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紊乱,随着污染时间的推移,上述生理变化逐渐向对照CK种群的“正常值”回复,表现出种群对重金属污染迹地的抗性适应和分化,且分化发生的速度远高于植物自然分化进程。根据上述四项生理指标对这四个曼陀曼种群利用模糊数学评判分析方法进行排序,适应性从优到劣的排序顺序为CK>L>M>S。  相似文献   
6.
赤霉素介导下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对大多数植物具有毒性,可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理代谢,但植物也进化出缓解重金属胁迫的相关机制,如增强抗氧化系统响应、加快光合效率、调整代谢速率、将重金属区隔化等。赤霉素(GA)是一类经典的植物激素,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增强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并促进其对重金属的吸收。该研究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从重金属胁迫下赤霉素与植物生物量、抗氧化、光合系统修复、重金属区隔化和信号传递的关系等方面,综述了赤霉素介导下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机理,并从重金属胁迫下赤霉素的合成及分解机制、赤霉素提高植物耐受重金属的深入机制、赤霉素在重金属胁迫下植物激素调控网络中的功能以及赤霉素对植物修复效率的影响等方面,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云南会泽铅锌矿矿渣废弃地植被重建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云南会泽铅锌矿矿渣废弃地先锋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考察后,根据植物的综合优势比及生物学特性,从建造先锋植被,覆盖表土,增施有机肥和改良剂方面,提出了矿渣废弃地植被重建的初步设想。这一设想可为其它矿渣废弃地的植被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云南省个旧市重金属污染农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田间试验研究7种配置种植方式下龙葵(Solanum nigrum)、大叶井口边草(Pteris cretica var.nervosa)和短萼灰叶(Tephrosia candida)对Pb、Cd和As的吸收特征,探讨3种植物不同配置方式对Pb、Cd和As复合污染农田的修复潜力.结果表明:供试农田土壤Cd和As含量均超出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三级标准.所有不同植物配置种植方式中,龙葵地上部对Cd的吸收量最大,为(6.99±0.25) mg·kg-1,大叶井口边草地上部对As的吸收量最大,为(326.98±93.99) mg·kg-1,短萼灰叶地上部对Pb的吸收量最大,为(32.96±5.65) mg· kg-1,均低于超富集植物的临界阈值(Cd 100 mg· kg-1,As1 000 mg·kg-1,Pb 1 000mg· kg-1).比较7种种植方式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提取效率发现,单作龙葵条件下,龙葵地上部对Pb、Cd和As的吸收量最大,年吸收量分别为1 004.97、152.04和1 534.47g· hm-2,若将Cd和As污染农田土壤修复达到GB 15618-1995中的三级标准,提取效率分别为2.811 6%和1.413%.这说明单作龙葵对Pb、Cd和As复合污染农田具有一定修复潜力,但不适用于修复高浓度重金属污染农田.  相似文献   
9.
利用紫露草微核技术监测滇池水质污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蒸馏水和自来水处理作阴性对照,以不同浓度的NaN3,HgCl2处理作阳性对照,用紫露同核监测法对滇池11个样点的水样进行了监测评价;结果表明:滇池11个样点的水样均使使紫露草四分体微核率增加;紫露草微核监测与化学监测结果是基本一致的;将11个样点的水质污染分为三种程度,重污染,中污染和轻污染。  相似文献   
10.
滇白前(Silene viscidula)对铅、锌、镉的共超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新的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特别是多金属共超富集植物,调查测定了云南兰坪铅锌矿区北厂矿段生长的8种植物及其根区土壤的重金属质量分数,以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磷和钾质量分数较低,总氮、总磷、总钾、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分别占土壤干质量的0.2%、0.03%、0.52%、0.0029%、0.000 12%、0.00068%;有机质质量分数平均为4.81%,pH值平均为6.79,电导率变化范围为11.4~140-3μs·cm-1.该矿区土壤中锌(Zn)、铅(Pb)、镉(Cd)、铜(Cu)的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38 178±23 870)、(18 671±10 143)、(438±345)、(159±:82)mg·kg>-1,除Cu外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GB 15618-1995)三级标准.8种植物地上部Zn、Pb、Cd、Cu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271~17 986、51~5 430、1~617、2~26mg·kg-1,尤以滇白前(Silene viscidula Franch)地上部Zn、Pb、Cd质量分数为最高.进一步采集38个滇白前样本对其重金属富集特征进行深人调查,表明其地上部中含zn、Pb和Cd平均为(11 043±3 537)、(1 546±1 044)和(391±196)mg·kg-1,富集系数(地上部和土壤金属质量分数之比)分别为0.35、0.08和1.05,转运系数(地上部和根中金属质量分数之比)均超过1,均值分别为8.21、3.90和8.36.野外调查数据表明,滇白前是一种Pb/Zn/Cd共超富集植物.滇白前对Zn、Pb富集系数小于1,主要是由于其对应土壤中Zn、Pb质量分数太高(平均分别为(45 778±32 819)、(22 512±13 613)mg·kg-1)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