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提高环境气象预报服务能力,更好掌握空气污染的发生发展规律,文中采用恩施州所属国家气象观测站历年逐日常规资料,恩施州环境监测站2016~2017年相关监测资料,采用常规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地形地貌、不同类型气候分区,对空气污染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恩施州可划分为低山山地(谷)、中山山地(盆地)、沿江河谷、迎风坡地、高山山地5类气候区;低山山谷区为全州霾天气多发区和重发区,迎风坡地和较开阔盆地为霾天气少发区,在同样地形地貌环境下,低海拔地区为大值区,在相近海拔地区,开阔的山地明显比凹陷山谷区空气质量好;不同类型气候区污染程度有较大差异,低山山谷区总为AQI大值中心,霾天气总是最早出现,同时也最晚结束,为重污染中心;全区空气污染日分布具有相同的规律,峰值出现在夜间,谷值出现在清晨,6~8时污染最轻,晚间20时~次日01时污染最重;在大环流气候背景相同的情况下,地形地貌的巨大差异是各地霾天气时空分布差异的重要原因,中山盆地由于地势开阔、地面风速偏大,迎风坡地因降水偏多、主导风向明显等原因,成为州内冬半年霾天气相对少发区,而低山山谷区由于地处地形闭塞的凹地,在周围高山的屏障作用下,排放到山谷的污染物由于垂直、水平扩散均受阻,稀释扩散速率受到抑制而积聚到谷底形成了"污染池"现象,是导致该区成为恩施冬半年多霾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