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针对长寿命、高可靠电子产品加速因子的确定极为困难以及需要获取大量的可靠性试验数据的难题,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板级电子产品的加速因子预计方法,推导了综合预计模型。该方法基于平均失效率的概念,采用由底层数据向上层结构综合的思想,利用产品各组成单元的加速因子和平均失效率以及综合加速因子预计模型,将各单元信息进行了综合,得到了板级电子产品的等效加速因子。所预计的加速因子既可为产品的加速试验条件的制定提供参考,也可为小子样产品的可靠性与寿命评估增加信息量。最后,采用该方法对某通讯设备上的印制电路板温度影响下的加速因子进行了预计,得到了合理的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首先介绍了开关电源电磁兼容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了提高其可靠性的传统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用以提高电子设备在电磁干扰影响下可靠性的地线加电容法.并对这种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探讨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具体方法,证明了其有助于开关电源以及其它电子产品电磁兼容可靠性设计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板级电子产品加速因子预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长寿命、高可靠电子产品加速因子的确定极为困难以及需要获取大量的可靠性试验数据的难题,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板级电子产品的加速因子预计方法,推导了综合预计模型。该方法基于平均失效率的概念,采用由底层数据向上层结构综合的思想,利用产品各组成单元的加速因子和平均失效率以及综合加速因子预计模型,将各单元信息进行了综合,得到了板级电子产品的等效加速因子。所预计的加速因子既可为产品的加速试验条件的制定提供参考,也可为小子样产品的可靠性与寿命评估增加信息量。最后,采用该方法对某通讯设备上的印制电路板温度影响下的加速因子进行了预计,得到了合理的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冲击响应谱作为试验规范已被用于冲击环境试验.制订一个能真实模拟实际冲击环境的冲击响应谱是冲击环境试验的前提,文中对冲击实测时域数据的预处理,冲击持续时间的确定,冲击响应谱的计算,冲击响应谱的归纳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用实测的冲击数据,归纳出某型号冲击试验的冲击响应谱.  相似文献   
5.
基于薄弱环节的整机加速因子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当薄弱环贮存寿命都服从指数分布或都服从形状参数相同的威布尔分布时,给出整机加速因子与薄弱环节加速因子关系的公式;若形状参数不同时,给出整机加速因子的取值范围。方法将各个薄弱环节做串联系统处理,利用不同可靠度时常应力和加速应力下系统贮存寿命的关系,计算整机加速因子或给出加速因子范围。结果基于不同薄弱环节数据,总结出整机加速因子或取值范围的计算方法。结论针对系统存在薄弱环节并且薄弱环节寿命服从一定的分布时,可以通过该方法计算出整机加速因子或加速因子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喷气式飞机设备可靠性综合试验剖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设计方法和实现的功能.并给出了某喷气式飞机设备的可靠性综合试验剖面的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7.
地面雷达可靠性加速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缩短可靠性鉴定时间,降低试验费用,形成工程化方法。方法以GJB 899A—2009为依据,根据雷达产品的实际特点,选择合适的定时统计试验方案,确定可靠性鉴定试验剖面。参考国内外加速试验标准,运用阿伦尼乌斯模型、Norris-Landzberg模型、疲劳累积损伤模型对可靠性鉴定试验剖面中温度、温度循环、振动应力水平进行加速,分别给出温度、温度循环、振动应力加速因子计算方法,得到加速条件下的等效试验剖面及故障时间。结果通过可靠性加速试验等效剖面计算,雷达可靠性鉴定试验时间由1100 h等效为加速条件下367h。结论地面雷达可靠性加速试验方法能够明显缩短试验时间,降低试验成本,可以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喷气式飞机设备可靠性综合试验剖面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宏杰  党炜  杨贵超 《环境技术》2004,22(6):4-6,14
可靠性试验剖面是保证可靠性试验结果客观有效的重要条件。但GJB899中关于制定可靠性试验剖面的一些规定可操作性不强,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了GJB899的有关内容,运用数学和空气动力学知识,对其中某些内容进行了优化和细化,总结了计算温度应力和动压的相关公式,以及温度应力加权的方法。使试验剖面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