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用 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技术处理 NaCNS 废水的小试。池有效容积9L,每周期曝气10h,沉淀、排水各1h共12h,处理效果显著。当进水 NaCNS 浓度5099.6mg/L;出水5.2mg/L;进水 COD_(cr)浓度3932.0mg/L;出水83.8mg/L;CODcr 污泥负荷为0.55kg/kgd;容积负荷6.2kg/m~3d;SVI 28~38。  相似文献   
2.
用正交试验法确定生物脱氮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脱氮系统是国外七十年代兴起的废水处理新工艺,多见于城市生活污水脱氮,并已逐步应用于大型生产装置。一般均以悬浮污泥法为主。根据化工、化纤废水毒性大,水质不稳定,易造成冲击等特点,本试验选用维纶软性纤维作填料的生物膜法装置。用该系统处理废水,影响去碳、脱氮效果的因素很多。但膜法不像悬浮污泥法,至今尚未形成计算模式,需通过大量试验,才能选定最佳工艺条件,通常采用孤立变量法,可是这种方法费时过多,且各参数之间相互的影响仍不清楚。为此,决定采用正交试验法来探讨膜法脱氮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应用正交设计时,只要因素和水平选择得当,就可用较少的试验次数,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Adeeney和Letts在1908年就已经发现以硝酸盐与原污水接触使其转化为氮气,到1944年才开始讨论高浓度硝酸盐的反硝化问题。随着人们对水体中存在氮、磷所带来的危害逐步认识以后,就开始研究在传统的二级生化处理过程中,引入缺氧段和好氧段混合液的回流系统,使兼性细菌交替地处于缺氧-好气状态。在好氧条件下,污染物被氧化(去碳)、硝化;而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以达到去除碳、氮(磷)等污染物  相似文献   
4.
缺氧-好氧生物膜法系统处理腈纶废水中的氨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石化总厂腈纶厂为年产48000t腈纶纤维的大型化纤厂。每天从厂区排出的废水量达10000t之多,其中主要含有丙烯腈(AN)、硫氰酸钠(NaSCN)、丙酮(ACT)、异丙醇(IPA)等有毒物质。该厂于1976年建造了塔式生物滤池生产装置(简称塔滤)。废水经塔滤处理后,大部分丙烯腈虽已被生物降解,但硫氰酸钠并未去除。根据1982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