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学科的发展,从环境监测中逐渐产生出一些学科分支,其中生物监测越来越突出,比物理监测和化学监测更有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分支的趋势。其原因是:生物监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有其特殊性,它能更综合地反映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质量。近年来,有关生物监测的研究越来越多,许多环境科学的文摘期刊已经将它列为一个独立的栏目,许多专著已经将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动态工艺 DANO 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DANO式动态堆肥工艺处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参数。结果表明,对有机物含量为50%~60%的堆料,初步稳定化时间为3~4日,耗氧速率每分钟为0.1%~0.2%,温度高于50℃;达到完全稳定化,所需时间为14~15日,具体数值与堆料特性有关。有机物含量低于40%的堆料,则不宜以本工艺处理。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发酵的腐熟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堆肥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包括COD、VM、淀粉、纤维素、碳氮比和温度、水份、耗氧速率等8个堆肥过程控制指标的综合研究,提出:耗氧速率是一个合理可行,易于工程上应用的堆肥腐熟度指标。当堆肥达到腐熟时,其耗氧速率为0.02~0.1△O_2%/min。其值的变化,与堆肥有机物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城市水污染和生活垃圾问题是城市污染控制的两个主要问题。加强环保工程化研究,建立从科研后到用户之间的通道和保持此通道的机制、机构,是城市污染控制的关键步骤。本文就技术转化问题加以讨论。1 我国城市水污染和生活垃圾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简称射流曝气法)作为废水生物处理的一种工艺,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并普遍开展了研究工作。目前,此法已有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有机废水处理的半生产或生产性试验的先例。实践表明,射流曝气法与其它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曝气时间短、剩余污泥量较少、能抑制丝状菌膨胀等优  相似文献   
6.
DANO动态堆肥装置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理论上提出了DANO堆肥反应器的设计参数。利用堆肥热力学的热平衡,对直径小于1.23m的DANO筒,必须采取保温措施,才能达到发酵温度。根据设计参数,研制了实验模型,并研究了反应器特性,分析了物料在DANO筒内的运动特点和停留时间规律。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陆城市生活垃圾堆肥技术概况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陈世和 《环境科学》1994,15(1):53-56
对生活垃圾堆肥技术的沿革、现状和展望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综述了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特性,氧的传递机理、堆肥工艺、堆肥过程影响因素、堆肥专用机械、高等仪表以技术试验工程存在问题等。为开发、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堆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活垃圾快速高温堆肥二次发酵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堆肥过程可以简单的用以下反应式表达:新鲜的有机废物 O_2微生物的代谢作用→稳定的有机残渣 CO_2 H_2O 热量整个堆肥过程以微生物活动的强度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微生物利用底物中的生物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的微生物特性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采用垃圾培养基,在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过程中,温度达45℃和55℃时,对堆肥进行分离,获得19株菌株,并测其蛋白酶、脂肪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酶活。55℃菌株的平均酶活高于45℃菌株,与工艺条件研究结果一致。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主要在中温和高温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化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法可分为厌氧与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有时间短、无臭味等优点,因而好氧处理已被普遍采用。现代堆肥法一般包括预处理、主发酵、后发酵、后处理、储存等五个环节。不论现在还是今后,堆肥化处理仍然是处理城市垃圾的一种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