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1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多级A/O工艺在国内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级A/O工艺目前在国内市政和部分工业污水处理领域应用较多,具有预处理和污泥处理系统简单,污泥负荷低、处理效果好且稳定,投资低,曝气系统效率高、运行成本较低,维护管理简便等特点,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土池结构不适合地下水位高的地区的局限性,沉淀池效果较差、稳定池多余占地且污泥淤积难以清除,关键设备国产质量有待提高,工业污水处理少数水质指标偏高,需要设计人员选择适合其条件的场合应用,并进一步总结、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污染预防"、"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关系的阐述,可知减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实现目的所采取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控制污染措施的优先顺序一致,区别是采取措施的侧重点不同,由此产生了不同理念的提法,不同理念的内涵本质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企业在改变销售政策或在几种政策中做出选择时,要权衡增加的收益和相关的成本,做出正确的决策.赊销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企业的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现金折扣等.对信用政策中各项指标的评估,重要项目的重点估算,使应收账款的管理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4.
本阐述以先进的干熄焦工艺代替传统的湿焦工艺,从赤热焦炭中回收显热并提高焦炭质量,不仅具有节能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炼铁的延伸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具有显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
火电厂废水处理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论述了我国火电厂废水处理的现状,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火电厂废水处理的方法及特点。指出了彻底解决废水污染的途径是:加强环境污染控制策略,逐步实现“零”排放。  相似文献   
6.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长期秸秆还田下连作棉田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变化特征,对深入认识连作棉田土壤肥力演变及合理施肥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依据新疆绿洲棉花长期连作定位试验,设置秸秆还田条件下棉花连作5、10、15和20年(分别标记为5、10、15和20 a)及无秸秆还田处理下连作5、10、20年(分别标记为CK5、CK10和CK20)共计7个处理,采用Bremner酸水解蒸馏法对有机氮组分进行分级。结果表明:无秸秆还田处理下,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全氮明显增加,除氨基糖态氮逐渐下降,其他有机氮组分逐渐上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无秸秆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耕层土壤全氮和有机氮各组分含量,连作5、10和20年的土壤全氮分别比CK5、CK10和CK20增加了27.12%、29.56%、36.56%,差异显著(P0.05);氨基酸态氮增加了44.93%、80.00%、61.11%,氨态氮增加了26.92%、34.48%和35.48%,氨基糖态氮增加了11.11%、62.50%、100%,未知态氮增加了11.56%、6.38%、24.59%,非酸解性氮增加了34.81%、13.16%、24.60%,连作20年均达显著水平(P0.05),且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各组分氮含量逐渐增加。同时,秸秆还田增加了氨基酸态氮和氨基糖态氮占全氮的比例,降低了酸解未知态氮比例,且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氨基酸态氮比例上升,非酸解性氮比例下降。有机氮各形态在耕层土壤中的分布趋势为:非酸解性氮(173.32 mg·kg~(-1))酸解未知氮(149.00 mg·kg~(-1))氨基酸态氮(123.17mg·kg~(-1))酸解氨态氮(100.42 mg·kg~(-1))氨基糖态氮(30.42 mg·kg~(-1))。综上,秸秆还田能够提高长期连作棉田耕层土壤全氮和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增强了土壤的供氮能力,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同时,秸秆还田增加了不易分解的酸解未知氮和非酸解性氮,维持了土壤氮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气气浮模拟装置,系统研究了溶气压力、溶气量、气油比、矿化度、pH值、混凝剂、废水含油量及水温等诸多因素对气浮效率的影响,指出了提高溶气压力,增加溶气量,控制废水pH值(pH=6~8)和矿化度(3%左右),加入适量混凝剂(PAC:50~70mg/L),可取得较好的除油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