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以洞庭湖滨湖区城西垸为例,采用基于熵权的综合标识指数模型,探讨了滨湖区地下水中各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了综合评价结果对各评价因子的敏感性程度,并针对不同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基于GB/T 14848—1993《地下水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研究区ρ(Pb)、ρ(Fe)、ρ(Mn)的超标率均达到67%,最差水质类别分别为劣Ⅴ类、Ⅳ类和Ⅴ类;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空间变异明显,其中湘江西支地下水污染最为严重,综合标识指数(4.126)最大,属于Ⅳ类水质,洞庭湖区次之,湘江东支地下水污染程度最轻(3.515),并且两支流地下水由上游至下游呈污染逐渐减轻的趋势;敏感性分析表明,综合评价结果对ρ(Pb)和ρ(Mn)的敏感性较强,敏感性系数分别为0.0539和0.0479,说明Pb、Mn是影响城西垸地下水水质变化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   相似文献   
2.
土壤侵蚀是土壤有机碳(SOC)流失的主要驱动力,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评估侵蚀作用下SOC流失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有助于深入理解土壤侵蚀作用下SOC的流失机制.因此,通过Meta分析方法,基于2007~2021年间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24个案例,研究了不同气候因素(气候类型、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和土壤因素(土壤类型、容重和团聚体粒径)条件下土壤侵蚀对中国SOC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无侵蚀扰动相比,侵蚀作用下SOC含量显著下降(整体下降16.0%),表现出明显的负响应特征;②侵蚀背景下SOC对不同因子的负响应程度为:降雨强度(65.0%)>降雨量(24.3%)>土壤类型(21.4%)>容重(20.2%)>团聚体粒径(16.5%)>气候类型(9.1%);③主成分分析显示,侵蚀背景下气候因素相对于土壤因素是影响SOC流失的主导因素,降雨强度则再次显示为关键影响因子.深入分析我国土壤侵蚀作用下SOC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系统理解土壤侵蚀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