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3 毫秒
1
1.
<正> 地图是转绘各种地震地质内容的依据。正确地掌握地图投影知识,对编绘地震地质图件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本文仅就地图投影的某些技术问题谈一些看法。一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通常用长半径(赤道半径)a、短半径(极点半径)b和扁率a=(a-b)/a,以及第一扁心率和第二扁心率这些元素来确定。现在要把地球表面这么一个不规则的曲面“硬压”到平面上,则必然会产生有的地方裂开,有的地方重叠,有的地方褶皱。这就叫变形,也叫误差。这种误差变形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变形是随着制图比例尺的缩小和制图区域的扩大而增大。因此,我们只能根  相似文献   
2.
废水处理新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新兴且非常有效的废水处理方法。当水处于临界点以上时,溶解在超临界水中的氧气或过氧化氢可以将超临界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以达到对废水进行处理的目的。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水的特点、SCWO的流程及其对设备的影响,指出了超临界水氧化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德国关于粉尘爆炸及防护的研究与实践大连理工大学李志义,丁信伟编译与气体爆炸相似,人们对粉尘爆炸的认识还很有限。这是因为,关于粉尘爆炸的研究历史相对较短;与气体爆炸比,粉尘爆炸要复杂得多。关于粉尘爆炸的研究在国内才刚起步,而在国外己取得了相当进展。理论...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乙醇废水溶液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制的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SCWO)装置对乙醇废水进行实验研究。实验表明:超临界水在低压下对乙醇废水的氧化效果影响很大,高压下影响逐渐变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及停留时间的增加,乙醇废水的去除率随之提高;乙醇废水的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实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30MPa、温度600℃及停留时间30s。  相似文献   
5.
感潮河段水体的物质输运规律及其时空分布不仅受径流、潮汐动力的双重影响,还受水闸调度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针对水闸调度影响下感潮河段复杂的水动力学及其伴随的物质输运过程,提出一种新的算盘式网格结构,建立了水动力学和物质输送的三维数学模型,考察了在径流、潮汐及水闸调度综合作用下,感潮河段水流密度分层的特点,并对水体中溶解氧和盐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观测值吻合良好,表明所建立的三维数值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感潮河段的水流运动和物质输运规律.研究表明,感潮河段的缺氧水体首先出现在盐水楔的前端,在盐-淡水分层强度、盐水停留时间及水闸调度的综合作用下,出现溶解氧浓度持续降低的趋势,并导致缺氧水体范围从河口上游向下游扩展,随水闸的放流缺氧水体被冲刷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水氧化法进行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新兴且非常有效的废水处理方法。当水处于临界点以上时 ,溶解在超临界水中的O2 或H2 O2 可以将超临界水中的有机物氧化生成H2 O和CO2 等物质。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水的特点、SCWO的流程及其特点和反应机理 ,论述了该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影响内斗层向工频耐压试验的主要因素一包含水的电导率和水位的高低。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试验若采用电导率足够大的水溶液,可忽略水溶液的分压,从而使得施加在斗壁上的电压值近似等于仿真给定值,可降低试验电源的输出电压和设计成本,又可增强试验的安全性和可信度。仅当斗外水位高于斗内水位时,才能确保在规定高度内斗壁上的电压值等于仿真给定值。最后,提出用绝缘水箱替代铁皮水箱。  相似文献   
8.
<正> 一张照片由于失去负片,或不可能重新拍摄(如地震现象、地质现象),或本来就没有负片(如测震记录、电磁波记录),而需要新复印时,通常采用的是翻拍方法制出负片,再用负片进行晒印。这当然是一种常规可行的方法。这里介绍一种不需要翻拍的简易复制照片方法。 (一)、所需设备: 晒像箱一只,大光印像纸和显、定影液等普通印像用品。(不必再添置其他设备)。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