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基础理论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1.
天山云杉天然林分土壤呼吸速率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Rupr.)Chen et Fu)是构成天山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天山中部,从天山云杉在此区域分布的底线开始,结合天山云杉自然分布特征,沿每隔约100m的海拔梯度选择典型地段设置样地。根据远红外气体分析原理,采用LI-6400-09土壤呼吸室和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于2006年6-9月,测定了天山云杉天然林分在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随海拔高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在空间上,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并非随海拔高度呈线性增加或减少的关系,而是有规律的波动,在海拔1950~2110m之间,土壤呼吸速率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2110~2428m之间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在海拔2428m处达到最大的呼吸速率值后又降低。不同海拔高度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主要受土壤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及土壤温度的影响。在时间上,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在生长季内随不同月份的变化为单峰曲线,其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林分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在各时间点上的大小排序为7月>6月>8月>9月。它的变化与土壤温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土壤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西南地区近60年商品材消耗和经济增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彬  蒋有绪  臧润国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1):1907-1917
首次定义和使用了"GDP黄金当量"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新指标。"GDP黄金当量"是指把历年GDP总量按年均汇价和国际黄金市场年均价换算成黄金重量,其可在一定程度上绕开纸币的贬值或升值,反映GDP的贵金属本质,把资源消耗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转变成物物关系分析。研究资源消耗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调整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分析西南地区1949年以来历年商品材产量、人口数量、GDP总量、GDP黄金当量及其单位木材能耗之间的关系,检验了近现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中的"资源诅咒"和"库兹涅茨曲线"假设,结果表明:①1952—2008年GDP总量增长了422倍,人口增长了1倍,GDP黄金当量增加了4.5倍,商品材产量增加了12倍;②商品材产量1997—2000年因天然林保护工程下降了80%,然而2008年的946×104m3又恢复到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前的水平,总体上增长趋势未变;③经济发展出现3个GDP黄金当量"平台",目前处在第3个"平台"上,GDP黄金当量和商品材产量仅前20 a成线性相关(P0.01);④商品材产量和人口数量之间线性相关显著(P0.01),GDP黄金当量和人口数量之间非参数相关显著(P=0.005),人均GDP增长了162倍,人均GDP黄金当量只增长了1.5倍,商品材产量和人均GDP(或人均GDP黄金当量)之间不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也不存在森林资源诅咒经济增长现象;⑤每万元GDP或每kg GDP黄金当量的商品材消耗量先增加后减少,呈现倒"U"曲线走势,经济发展走过了劳动和森林资源密集型时期。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群落类型的土壤特征是了解植被-环境关系的基础,也是对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论文以鄂西南两个自然保护区内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5个不同类型群落的土壤为对象,在测定10个理化指标的基础上,对不同群落类型的土壤特征及其差异性与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全磷是影响鄂西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特征变异的主导因子。研究区土壤除了全磷和有效磷不足以外,其余养分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和亚热带其他类型森林相比养分十分丰富。不同群落类型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相关性均存在差异,与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存在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在高度异质性的山区景观中,地形通过不同生态因子时空分布的影响而成为植被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将植被遥感影像分类图基本像元分别与由DEM推算出来的坡度、坡向、海拔和剖面曲率图相叠加,定量分析新疆阿尔泰山小东沟林区不同植被类型分布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遥感影像并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可将阿尔泰山小东沟林区的植被划分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和草地5种类型.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如下:坡度以斜陡坡为主,占总面积的64.32%;坡向以西南坡最多,其次是东北坡,分别占总面积的15.02%和14.78%,东南坡和南坡所占面积较少,分别占总面积的9.30%和10.20%;海拔以1 200-2 000 m居多,占总面积的87.19%,是整个研究区的主要海拔分布范围;剖面曲率以5-10°面积最多,占总面积33.31%,其次是剖面曲率3-5°和0-3°,分别占总面积的22.84%和22.44%.剖面曲率>10°的区域占总面积比例较小.各植被类型分布频率最高的地形生境因子组合分别为:针叶林是坡度15-35°的斜陡坡,西北坡,海拔1 800-2 000 m,剖面曲率0-3°;阔叶林是坡度15-35°的斜陡坡,西北坡,海拔1 400-1 600 m,剖面曲率5°-10°;针阔混交林是坡度15-35°的斜陡坡,北坡,海拔1 600-1 800 m,剖面曲率5-10°;灌木林是坡度15-35°的斜陡坡,西坡,海拔1 400-1 600 m,剖面曲率5-10°;草地是坡度15-35°的斜陡坡,南坡,海拔1 200-1 400 m,剖面曲率5-10°.研究不同植被类型随地形生境的变化规律可为生物多样性保育宏观规划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岷江上游土地岭生态恢复过程中植被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岷江上游土地岭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群落外貌、物种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恢复后群落外貌以小型叶、单叶、非全缘、草质的高位芽植物为主,表现出与演替前期相符的类似温带针阔混交林特征。恢复形成的四类不同群落组成有一定差异,造林并封育效果最好,干扰下的恢复效果最差。在恢复的进程中,四类群落垂直结构层次更复杂,川莓在各灌木层都占优势地位。放牧干扰是灌木层与草本层物种丰富度与均匀度较低及灌丛难以实现进展演替的主要原因。恢复后群落的上层盖度影响下层盖度,放牧引起了少数口食性差的草本迅速占优。从径级结构上看,处于演替前期的华山松林有被云杉类取代的趋势,加入演替后期种的封育造林是更理想的恢复模式。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三种低海拔热带林的生物量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样地调查资料并结合生物量模型,分析了海南岛三种低海拔热带林生物量及其随群落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带低地雨林总生物量(409Mg/hm2)高于热带季雨林(205Mg/hm2)和转化季雨林(176Mg/hm2),而热带季雨林具有最高的落叶物种及最低的常绿物种生物量。总生物量在DBH≥40cm径级内热带低地雨林最高,1~10cm径级内热带季雨林最高,10~40cm径级内三种群落无显著差异。热带季雨林中落叶物种生物量在所有径级中均为最高,但常绿物种生物量除第1~10cm径级外均为最低。三种群落在下层(H<5m)和中层(5≤H<15m)总生物量上没有差异,但热带低地雨林在上层(H≥15m)总生物量最高。热带季雨林在上、中层中均具有最高的落叶物种生物量及最低的常绿物种生物量。  相似文献   
7.
选择我国新疆境内天山山脉从西到东处于不同经度位置5个地区(昭苏、巩留、乌苏、乌鲁木齐和哈密)的天山云杉林进行垂直样带调查,采用静态生命表法,分析5个地区天山云杉种群的存活曲线和死亡率曲线,为天山云杉种群数量统计和生态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其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表明天山云杉种群处于动态稳定状态;5个地区天山云杉种群均有两个死亡率曲线高峰,死亡高峰主要出现在幼年时期、近成熟前期、成年阶段和老年期.种群的死亡强度和死亡高峰在时间格局上各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图2表6参31  相似文献   
8.
西南地区天然林资源近60年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天然林资源是衡量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分析天然林资源动态对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西南地区1949年以来天然林资源数据的挖掘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林发展可以1981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天然林面积和蓄积因木材消耗分别降低了26%和33%,后阶段在生态建设工程推动下两者分别增加了58%和42%,达到2008年的25.87×106hm2和31.84×108m3,恢复到了1949年的资源总量水平;但天然林整体质量提高缓慢,平均每hm2蓄积123 m3尚处历史低位;天然林年龄结构也不均衡,幼、中龄林的面积占天然林的58%,蓄积仅占30%,成、过熟林面积占28%,蓄积却占55%;目前天然林中公益林和商品林的面积比约7∶3,蓄积量比约8∶2;商品材采伐量在天然林保护(简称天保)工程实施初期锐减了80%,但在2008年又回升到了天保工程前,且总体增长趋势未变。经过10 a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后,目前西南地区天然林总面积增长放缓,但单位面积的蓄积还很低,故建议天然林发展策略从增加天然林面积转向保持面积和提高整体质量。保持面积的关键是划定天然林面积红线和严格控制天然林采伐,提高整体质量的重点是调整商品林年龄结构,适当提高薪炭林和特用林面积比重,加强退化天然林的生态恢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