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和二因素完全实验设计,在5 mg.L-1Cr(Ⅵ)、Ni复合污染条件下对22种植物进行筛选实验,选取富集量较高且生长较快的旱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分析其对Cr(Ⅵ)、Ni的累积规律及生理生化效应。结果表明:(1)在Cr(Ⅵ)、Ni复合污染胁迫下,旱伞草生长状况良好,对铬、镍具有较高的富集能力;(2)在Cr(Ⅵ)、Ni复合污染下,Cr(Ⅵ)抑制旱伞草对Ni的吸收,Ni促进旱伞草对Cr的吸收;(3)分别在单因素Cr(Ⅵ)、Ni的胁迫下,SOD和CAT活性随着Cr(Ⅵ)、Ni质量浓度(0-50 mg.L-1)的增加都是先上升后下降,MDA总体都呈增加的趋势;(4)在Cr(Ⅵ)胁迫下,旱伞草地上部富集总铬的含量较高,但六价铬含量较低,对Cr(Ⅵ)的转化率最大可达到97.00%。研究表明,旱伞草是一种修复Cr(Ⅵ)、Ni污染很有潜力的物种。  相似文献   
2.
采集天沙河表层沉积物,检测其中Cr、Ni、Cu、Zn、Cd和Pb 6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别采用内梅罗指数法(NI)、地累积指数法、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淡水生态系统沉积物基准法(SQGs)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特征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对几种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鉴于各采样点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所得结果一致,杜阮河段、白沙河段及天沙河上游污染较严重,天沙河中下游污染程度相对较低;就各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而言,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Cd和Cu污染较严重,其次是Zn、Ni、Pb、Cr;而采用SQGs法的风险评价与其它方法所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主要原因是SQGs法基于污染物的生物毒性效应,而其他方法多反映单一重金属污染效应或多种重金属综合污染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