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3篇
综合类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炉煤气精脱硫过程中采用湿法脱除无机硫时会产生大量的含硫废水,若处理不当,不仅会污染环境、危害身体健康,而且严重限制高炉煤气精脱硫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含硫废水的空气催化氧化法实验研究。对比4种催化剂在空气催化氧化法处理含硫废水过程中的氧化效率,研究了催化剂含量、气泡大小对氧化率的影响和氧化含硫废水过程中的硫化氢逸出率。结果表明,氧化锰和氧化铜的催化氧化效果较好,较优条件下氧化5 h,氧化率接近80%;通过增加催化剂含量和减小气泡直径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催化氧化效率;整个实验的硫化氢逸出率在1%~5%。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沉淀结合Fenton法处理焦化废水中的氰化物,分别讨论了Fe SO4的投加量、H2O2的投加量以及溶液初始p H对总氰和易释放氰去除率影响,优化了总氰和易释放氰去除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Fe SO4投加量、溶液初始p H对总氰和易释放氰的去除率影响极为显著;在H2O2投加量为180μL/L、Fe SO4投加量为260mg/L、p H为5.00,总氰和易释放氰去除率分别为95.61%和64.06%,此时溶液中残留的总氰和易释放氰浓度分别为0.450 mg/L和0.235 mg/L,可以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3.
采用藻类生物毒性测试方法(OECD201)研究了两种粒径氧化镍(NiO)纳米颗粒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生物毒性.发现纳米颗粒的毒性与其尺度有关,7 nm NiO的毒性大于20 nm NiO,二者72 h EC50分别为18.01和74.64mgNiO/L.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对...  相似文献   
4.
以三聚氰胺为原料,通过煅烧制得石墨相氮化碳(g-C3N4),以柠檬酸和尿素作为碳量子点(CQDs)的碳源,采用水热法制备出CQDs/g-C3N4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FESEM、FETEM、XRD、XPS、UV-vis对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在可见光下降解盐酸四环素性能和机制.结果表明,CQDs的负载增强了材...  相似文献   
5.
臭氧催化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中氰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中的氰化物,采用合理的试验设计方案,应用响应曲面法讨论了O3的投加量、催化剂加入量以及溶液初始p H值对总氰去除率影响,从而优化了总氰去除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O3投加量、催化剂用量和溶液初始p H值对总氰的去除率影响极为显著;回归分析和验证试验表明,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试验合理可行;O3投加量为84.35 mg/L、催化剂用量为120 mg/L、p H值为9.26、总氰去除率为91.38%,此时溶液中残留的总氰浓度为0.884 mg/L,可以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6.
选择膨润土作为吸附回收落地浮油的原材料,制备了原土吸附剂和颗粒吸附剂。通过试验。研究了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吸附剂的油回收率和重复使用性的影响,对比性评价了不同吸附剂的落地油吸附回收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测试仪(BET)和红外光谱分析(FTIR),研究了不同材料吸附回收落地油前后的形貌和组成变化,探讨了材料的吸附机制。SEM结果表明,颗粒吸附剂的脱附能力优于原土吸附剂。BET结果表明,原土吸附剂比颗粒吸附剂具有大的比表面积.经过3次吸附一脱附循环后,原土吸附剂的比表面积明显下降,而颗粒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则基本保持不变。FTIR测试结果表明,2种吸附剂的吸附回收落地浮油过程对油的性能不存在影响,原土吸附剂中的油含量,随吸附一脱附次数的增加,明显比颗粒吸附剂增大。原土吸附剂对落地浮油的吸附,主要是以层间吸附机制进行,而颗粒吸附剂则以表面吸附进行,颗粒吸附剂综合吸附回收性能优于原土吸附剂。  相似文献   
7.
NiO纳米颗粒对小球藻(Chlorella sp.)细胞胁迫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小球藻生长及细胞微观结构方面对比研究了纳米NiO与Ni2+对小球藻(Chlorella sp.)的胁迫性.结果表明概率单位法计算得纳米NiO对小球藻96 h EC50为31.4 mg/L,而Ni2+对小球藻96h EC50为1.73 mg/L,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受纳米NiO和Ni2+胁迫前后小球藻细胞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受Ni2+胁迫的小球藻多数出现细胞缩小、变形、细胞器损坏、空泡等细胞凋亡现象,而受纳米NiO胁迫的细胞则部分表现细胞凋亡现象,表明Ni2+对小球藻的毒性远大于纳米NiO.  相似文献   
8.
统计法在评估废水处理站处理效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威  赵海军 《电力环境保护》1998,14(4):24-26,60
准确评估废水处理站的处理效率是废水处理工作发展的需要。本文将统计法引入到效率计算中去,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可靠的定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分析湿法脱硫顶部设置湿式电除尘器的结构形式,采用CFD流场优化设计,重点研究了湿电极管入口和极管内的流场;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的流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湿电侧部出风是导致流场偏流的主要原因。通过增设导流叶片和非均匀开孔孔板,优化了湿电极管内部流场,满足了流场设计要求,充分发挥了湿电除尘的效能。该流场设计方案在多个烧结机头烟气治理中得到应用,实现了烧结烟气的粉尘超低排放。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秸秆为生物炭原料,在600℃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并利用共沉淀法在其上负载Fe_3O_4,制得Fe_3O_4@玉米秸秆炭磁性非均相芬顿催化剂。运用XRD、SEM、EDS和TEM技术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其在不同条件下光-类Fenton协同催化降解水中盐酸四环素的性能,考察材料的磁性回收能力和催化稳定性。结果表明,Fe_3O_4纳米颗粒均匀覆盖在炭载体表面,整体形貌上保持玉米秸秆通道状多孔结构。初始pH=7条件下降解盐酸四环素的最佳参数为:溶液初始过氧化氢量为10 mmol/L、Fe_3O_4@玉米秸秆炭催化剂投加量为0.3 g/L、反应时间为60 min。材料具有pH为3~7的适用范围和磁性回收能力。催化剂稳定性强,进行5次重复实验后仍可保持98%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