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一台所设计的DZL1.0-0.7-AⅢ煤无烟燃烧锅炉炉内燃烧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床层反应,采用了基于热力学平衡法的“黑箱模型”,而对于床层上方炉膛空间内的气相湍流燃烧则采用了标准κ-ε模型、旋涡消散模型和离散坐标模型。采用非结构化四面体网格生成技术处理复杂炉膛几何空间的网格生成。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炉内速度场,温度场,浓度场等参数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多孔分层错列撞击流式”二次风的引入对于改变炉内流动和燃烧特性,加强炉内烟气和空气的混合,强化燃烧及实现炉内消烟除尘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利用实验台对粉煤灰的干燥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的情况 ,给出了粉煤灰的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和粉煤灰平衡湿含量计算式 ,分析了在干燥过程中粉煤灰的阻力特性 ,为粉煤灰干燥装置的工业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一台所设计的DZL1.0-0.7-AⅢ煤无烟燃烧锅炉炉内燃烧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床层反应,采用了基于热力学平衡法的"黑箱模型",而对于床层上方炉膛空间内的气相湍流燃烧则采用了标准k-ε模型、旋涡消散模型和离散坐标模型.采用非结构化四面体网格生成技术处理复杂炉膛几何空间的网格生成.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炉内速度场,温度场,浓度场等参数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多孔分层错列撞击流式"二次风的引入对于改变炉内流动和燃烧特性,加强炉内烟气和空气的混合,强化燃烧及实现炉内消烟除尘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火力发电厂粉煤灰干燥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实验台对粉煤灰的干燥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的情况,给出了粉煤灰的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和粉煤灰平衡湿含量计算式,分析了在干燥过程中粉煤灰的阻力特性,为粉煤灰干燥装置的工业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自行搭建的热解试验台上,对油页岩矿井灭火过程中气体的释放特性进行模拟研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对所收集的热解气体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H2,CO,CH4,C2H6是主要的热解可燃气体,其在热解气体中的含量与热解温度有很强的依变关系,氢气在热解可燃气中占有最大的比例。利用查特里公式对热解气体的爆炸极限进行了定量判定,为定量了解矿井灭火过程中气体的释放规律及防爆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我国桦甸油页岩6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底渣和飞灰中重金属元素Cr、Cu、Pb和Zn的赋存状态及不同酸度条件下的浸出特性,分别进行了逐级提取实验和分批浸出的淋滤实验。逐级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这4种元素在底渣和飞灰中具有基本相当的赋存状态。硫化物结合态和稳定的残渣态是各元素的主要赋存状态,元素的潜在浸出能力大小表现为:PbCrCuZn,飞灰中各元素的潜在浸出能力大于底渣中的。浸出实验结果表明,元素的赋存状态决定了其浸提能力,浸提液的pH值对各元素浸出能力的影响不尽相同,各元素的浸出能力随浸提时间的延长都会趋于平衡,Cr和Pb的浸出浓度都高于地表水和饮用水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
对粉煤灰的平衡湿含量在各影响因素下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且利用半经验公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 ,得到了较好的拟合效果 ;为相关的理论及试验研究提供了计算公式及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对火电厂粉煤灰平衡湿含量的试验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粉煤灰的平衡湿含量在各影响因素下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且利用半经验公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得到了较好的拟合效果,为相关的理论及试验研究提供了计算公式及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9.
油页岩中几种微量元素的赋存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柏静儒  王擎  陈艳  李术元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10):2156-2160
选用桦甸油页岩和汪清油页岩,采用逐级化学提取方法研究了10种微量元素Ba、Co、Cr、Cu、Ni、Pb、Sr、v、Y、zn等在油页岩中的赋存状态;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页岩及其各提取状态中元素的含量.分析了油页岩中Pb、Cu、Ni、Zn等10种元素的环境化学活动性.研究结果表明:2个矿区页岩中除Ba、Pb、Sr和V这4种元素外,其余元素主要是以硫化物结合态及残渣态存在,这2个状态的质量分数之和为78.96%~97.97%,其中残渣态占据50%以上的比例;残渣态主要为硅酸盐结合态,其化学活性小,对环境的危害性较小,此形态以汪清页岩中的Cr为代表,其质量分数为80.87%;而以Sr为代表的元素在表生条件下很容易被带出油页岩,主要以残渣态以外的形态存在,桦甸页岩中其潜在可淋失率达到了77.67%,对环境的潜在危害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
减少环境灾害高效开发油页岩的集成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面对世界能源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国际石油价格猛涨的局势,开发利用新能源已迫在眉睫。介绍了油页岩的特性和用途及其开发前景;提出了油页岩综合利用的“集成技术”,阐述了该技术的重要思想,详细分析了其经济效益,为油页岩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