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城乡、产城、区域和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4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衡量长江经济带105个地级及以上市新型城镇化的协调性,并运用泰尔系数和探索性空间分析考察协调性的空间差异和时空演化,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协调性存在明显的反地势分布和"城市圈俱乐部"特征;东、中、西部城镇化协调性差异随时间越来越明显,东部城市主要体现在非省会城市之间的差异,中部主要体现在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的组间差异,西部主要体现在省会城市之间以及省会城市和非省会城市之间的组间差异;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协调性表现出正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协调性高的区域开始集聚在一起,这种趋势随时间不断增强并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2.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区域,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本文以2006-2013年长江经济带126个地级市的人口、土地数据为基础,从长江经济带、区域和市域视角,采用熵值法、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均衡发展模型测度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结合空间分析方法对协调发展度进行分析,并使用ArcGIS10.2得出二者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分布图。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长江经济带2006-2013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并呈现相对平稳增长,2013年总体上达到较高协调发展水平。从区域视角来看,协调发展度呈现阶梯特征即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的状态,且自2009年起3大区域协调发展度差距呈扩大趋势。从市域视角分析,长江经济带126个地级市2006-2008年协调发展度的发展速度慢,2009年后发展速度显著提升;在空间上呈现"东北-西南"的空间非均衡性和空间异质性,东北高、西南低,并表现明显的"城市群集聚"发展特征。长江经济带在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进程中应不断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中上游城市的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城市群"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同时转变土地财政思想,真正实现地区发展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旅游业空间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旅游产业集聚与集群是联系密切而又有明显区别的一组概念,旅游产业集聚是集群形成的前提,但旅游产业集聚不一定形成集群,影响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因素较多。选择行业集中度、基尼系数、赫芬代尔系数等指标,以相关数据为依据,探讨了中国旅游业的空间集聚问题,指出中国旅游业具有明显的空间集中分布与分散相结合的集聚特征。分析了中国旅游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认为我国旅游业集群化发展是非常必要而且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运用STATA统计分析工具,将动态因子分析法应用到旅游业竞争力研究中,借助该方法从纵向和横向分析四川省旅游业竞争力情况,通过分析,重在了解四川省旅游业的发展变化及在全国的地位,为其今后制定有效的旅游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运用动态因子分析评价四川省旅游业竞争力客观可行,结果较切合实际。从横向来看,四川省旅游业竞争力在全国处于上游水平,说明综合实力较强;从纵向来看,2006~2010年四川省旅游业竞争力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由于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提出四川省应注重从5个方面提升旅游业竞争力,即社会经济环境、旅游接待能力和市场、旅游资源、技术人才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可持续农业发展内涵构建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应用GIS技术、因子分析模型和模糊数学方法对湖北省可持续农业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与聚类分区 ,并对影响湖北省可持续农业发展能力的主因子和各分区作了简要评述。旨在揭示湖北可持续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为政府农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50年来江汉湖群水域演化定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根据江汉平原湖区发育背景、资源环境结构和社会经济功能等方面因素,将研究区界定为湖北省境内以江汉平原为依托、海拔50 m等高线以内的所有地区。其范围在东经 111°36′38.76″~116°7′52.14″、北纬29°25′59.25″~31°27′14.45″之间,按自然界线计算面积4.664万km2,按行政区统计面积为6.475万km2。运用RS/GIS技术,分析得知:近50年来,江汉湖群湖泊总数量和总面积均表现出总体下降、中间年份有波动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2000年),0.1 km2以上的湖泊总数量分别是1 309、611、612、838、768、771个,0.1 km2以上的湖泊总面积分别是8 503.7、5 462.5、2 933.8、2 977.3、3 451.4、3 188.1 km2。围湖垦殖是近50多年来江汉湖群演化的主要原因和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游湖区湿地资源利用问题与保护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长江中游湖区湿地资源的特点,讨论了该区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所面临的湿地面积减少、水污染加重、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制定湿地规划、进行保护区建设、转变观念、发展多种经营、湿地监测与研究、稳定面积、治理污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给出了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帝国主义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主流经济学与时俱进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通过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兴起和发展的简单回顾和相关研究成功案例的介绍,分析了经济学帝国主义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启示。提出高举经济学大旗,建立与主流经济学与时俱进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相似文献   
9.
鄂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条件优越,为全省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全省来看,初步形成了鄂东综合旅游区、鄂中名胜古迹旅游区、鄂西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旅游区雏形。从三大旅游区发展现状来看,前两个已有起色,鄂西旅游区则相对逊色;但从旅游资源来看,鄂西旅游区自然风光独占鳖头,人文景观颇具特色。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该区旅游资源,对迅速发展鄂西旅游业尤为重要。1旅游资源类型鄂西旅游区主要包括宜昌市、鄂西州、神农架林区、十堰市,统称为鄂西山地。本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以大型、美丽和神奇为特…  相似文献   
10.
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水环境受到社会经济系统和旅游系统两方面影响,本文通过选取人口、GDP、灌溉面积、游客量、宾馆日接待人数、TP、COD、BOD等指标,构建水环境承载力多目标模型.同时,选取水果湖、汤菱湖和郭郑湖3个子湖对东湖风景区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对东湖风景区水环境承载力的权重,采用典型水环境承载力概念模型计算了2011年武汉市东湖风景区水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东湖风景区水资源承载力表现为灌溉面积和GDP承载度超标,而人口和旅游指标承载度未达到饱和,水质承载力各指标的承载度超标.水果湖、汤菱湖和郭郑湖的水环境承载力分别为4.03、3.86、3.95,均大大超出负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