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3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36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泥石流灾害,灾损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是灾区产业重建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北川县都坝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灾损土地禀赋、灾害特征、土地需求,采取多因素耦合和关键因子限制分析法,探讨灾害胁迫条件下的经济活动与生态修复之间的互馈作用,结果表明:(1)流域新增土地供给源主要为泥石流灾损土地,土地资源化利用受灾害、聚落和产业结构控制;(2)灾损土地根据成因划分为沟口堆积型、沟道冲淤型以及岸坡侵蚀型,三者的肥力、安全性及交通条件等特征具有显著差异;(3)基于“因灾分区、耕地优先、产业共建、美居造景”的原则,建立了灾损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生态修复模式,并选取杨家沟进行验证,沟域灾损土地利用方式为生态林地、产业林地及优质耕地,分别占比28.5%、56.3%、15.2%,生态修复措施主要为提高土地安全度、提升植被覆盖率和增强水保功能。该研究建立的震区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模式可有力协调人地矛盾、发展绿色经济和提升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充分调研陆上及渤海周边相似油气田注气开发井筒腐蚀情况的基础上,明确注减氧空气开发井对井筒全寿命周期管材腐蚀速率大小。方法系统性开展注气井不同含氧量条件下的动态腐蚀实验研究,并对生产井动态腐蚀进行评价,深入分析减氧空气对油井管腐蚀行为,分类分层次分析归纳注减氧空气工况管柱腐蚀特性、腐蚀速率影响因素以及管柱腐蚀风险。结果得出在注气井井口、井中、井底工况,不同氧气浓度下,1Cr-L80管材在注气井井口、井中、井底的腐蚀关系曲线。在含氧量为5%(质量分数)的注气井井口、井中、井底,1Cr-L80的腐蚀速度分别为0.345、0.2147、0.1158mm/a;在含氧量为21%的注气井井口、井中、井底,1Cr-L80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7399、1.2854、2.4506 mm/a。结论1Cr-L80材质腐蚀速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老井直接注入空气会存在高腐蚀风险。  相似文献   
3.
井水是我国农村地区主要的饮用水源。由于农村地区缺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进入环境中。并可能通过各种途径污染井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外的一些数据显示,饮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严重地影响了人的健康。本文讨论了我国南方农村水井受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煤矿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对厨房使用燃气所产生的污染,提出采用烟道井和排烟罩,减少厨房油烟气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南方雨季对LFG横向迁移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我国南方雨季对 L F G 横向迁移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方雨季对 L F G 横向迁移的影响十分明显.旱季时,土壤饱和度降低, L F G 迁移距离较大.雨季时,土壤饱和度提高, L F G 迁移距离大为缩短.如果在填埋场边界构筑渗沥液回灌系统,既可以对渗沥液进行回灌处理,又可以形成地下饱和土隔离带,是一种控制 L F G 横向迁移的有效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6.
流域生态需水量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生态 需水量的研究是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需要,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可缺少的一环。本文对生态需水量的研究,首先是确定生态系统的研究目标及其结构和功能,其次找出生态系统的致损因子,并研究生态系统的受损强度。在致损因子和受损强度的基础上,根据对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确定生态需水量的大小,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新疆百重7井区油田开发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百重7井区为新疆百口腺地下水的汇集径流区,是克拉玛依市生尖生产用水水源之一,在此处进行油田开发,使得保护该区地下水环境成为开发工程的重中之重,由新疆百重7井区油田开发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可知,正常状况下的油田开发对地下水的影响很小,一旦发生事故,则对地下水的影响很大,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保护该区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垃圾填埋场设置监测井监测,讨论了垃丧填埋场封场后在内部温度,渗滤液的PH值及O2,CH4、CO2等气体浓度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变化,认为在不同到3a的时间五峰垃圾填埋场内部垃圾分解的程度就已达到整个分解过程听中后期,提出在高温高湿地区要充分利用CH4资源,必须尽快直埋尽快封场或边填埋边使用。  相似文献   
9.
选用无机高分子铝铁复合絮凝剂进行煤矿矿井水处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先机高分子铝铁复合絮凝剂用于处理煤矿废水具有投药量少,污泥量少,费用低,效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与单纯的铝盐和铁盐絮凝剂相比,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及技术可行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G4-73-11离心式风机噪声的分析,阐述了解决中频噪声治理及通风、降温等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