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21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构建包含7个城镇居民组和5个农村居民组的多收入阶层CGE模型,并将劳动力要素分为农业劳动力、技术工人和生产工人3类,在低税率、实际税率和高税率三种情景下模拟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税改革单独实施和同时实施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效应,并对税收补偿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独实施煤炭资源税或天然气资源税改革对城镇居民组收入差距有正向的缩小作用,有利于收入分配公平,但对农村居民组收入差距起到负向的扩大作用,不利于收入分配公平;单独实施石油资源税改革则同时缩小了城镇和居民组的收入差距,有利于收入分配公平;同时实施三类能源资源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与税率组合方式有关;将能源资源税收入以补贴的方式返还给农村居民可以缩小其收入差距,有利于收入分配公平.  相似文献   
2.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人口的不断增长,给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不可持续的居民食物碳消费是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居民食物碳消费是环境碳循环研究和可持续消费的重要内容。采用政府宏观统计数据,研究了1985~2007年安徽省城乡居民食物碳消费结构和食物碳消费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并对城乡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城市居民家庭食物碳消费结构转变较农村显著,城市居民食物碳消费从以“粮食碳消费为主”的比较单一的消费模式转变为以“粮食、肉类、食用植物油碳消费为主”的多元消费模式;而农村居民食物碳消费从以“粮食碳消费为主”转变为以“粮食、食用植物油碳消费为主”的多元消费模式;(2)城市居民人均、户均食物碳消费量均呈下降趋势,但食物消费总量却呈上升趋势,加剧了食物碳消费的环境影响;农村人均和户均食物碳消费和碳消费总量呈下降趋势,但人均、户均食物碳消费仍高于城市,农村居民食物碳消费的生态压力依然较大。(3)Pearson乘积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城市居民人均食物碳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恩格尔系数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而影响农村居民人均食物碳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索可持续的居民消费模式和减轻环境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3年来,江苏省太仓市结合本地实际,在开展前瞻性技能开发和实用技能培训的同时,探索推进现代信息化的“菜单式”培训,提升城乡居民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4.
杨宏飞  赵贞卿 《灾害学》2012,27(3):126-131
将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分为一般应对能力和特殊应对能力,以大学生为样本编制量表,在社会居民中验证其适用性,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和适用性。对浙江省11个地区的居民抽样调查表明,积极行为能力强于情绪管理能力,传染疾病和火灾应对能力比较强,食物中毒应对能力比较弱;城市居民强于农村居民,男性比女性强;社会居民强于大学生,50岁以下的比较强;机关干部最强,农民最弱;受训者强于未受训者,受训者太少。突发事件应对训练竭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以虚拟水计算为基础,计算了2006-2012年河南省城乡居民在饮食方面的人均虚拟水消费量和年虚拟水消费量.结果显示,河南省城市人均虚拟水消费量远高于农村,这主要是由于收入差距造成的;农村虚拟水总量远高于城市,这是由于人口总数造成的.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河南省城市与农村各收入阶层的人均虚拟水消费量差异,计算了虚拟水消费多样性指数多年变化.结果显示,城市各收入阶层虚拟水消费量总体变化不大,农村各收入阶层虚拟水消费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城市与农村虚拟水消费量均随收入增长而增加,城市与农村虚拟水消费多样性指数均随收入增长而变大.因此,应从缩小城乡差距、改善消费模式和控制人口等方面做到减少虚拟水消费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始终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目前.济宁城镇职工、居民共计191万人已经全部参加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7.
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与2060年前碳中和是中国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与大国责任的重要体现。目前,居民食品消费已经成为全球能源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同时也是制约“双碳”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该研究根据1990—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对比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碳足迹构成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年均达到23.26亿t,占到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0.51%。(2)近30年来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持续高于农村居民,但近10年来差异逐渐缩小;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主要来自动物类食品,尤其是水产品、猪肉与牛肉,2015年以来动物类食品消费碳足迹逐渐超过植物类食品成为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的主要来源,这意味着中国食品消费结构已全面进入动物类产品主导的时代。(3)近年来,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动物类食品消费量均有所上升,但碳排放强度相对较高的猪牛羊肉消费所占比例均有所下降,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的禽肉及蛋奶制品消费比例均大幅上升,说明目前中国食品消费结构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4)蔬菜及干鲜瓜果消费量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和分析苏州市就业和工资收入情况,制约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因素可归纳为:就业结构上,从事低工资收入水平传统行业的人员比重较大;高工资收入的人才群体仅占30%;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指导线和工资指导价位调控作用有限;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待遇水平有待提高。因此,为提高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应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城乡一体化就业、建设创业型城市、开发引进人才的步伐,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创业带动就业、改善人力资源结构等方面增加工资性收入。同时,还应加快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以及社会保障待遇调整。  相似文献   
9.
火灾是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发生的灾害,所以它也是我们随时随地必须防范的灾害。对于普通居民而言,火灾也许是最有可能遭遇的恶性灾害事故,因此如何从火场逃生的知识是值得每一位城乡居民认真学习和掌握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高立 《安全与健康》2006,(12):36-37
随着我省农村电网改造的不断深入,这一被称作"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一改过去农村低压线路质量差,线损耗电巨大、用电不规范、安全隐患多的状况,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我省的农村安全用电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善.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近年来,通信、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启动:对于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