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中国大城市绿色交通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利  赵强 《环境科学动态》2001,(4):18-21,28
针对我国城市交通污染的原因,本文从污染源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揭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两方面提出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上海城市交通与机动车排气污染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昶  徐渭芳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12):554-557
上海市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车辆的排气污染愈来愈严重,据调查,1997年机动画排放的CO,MNHC,NOX和PM分别达到58.6,9.08,6.20和0.23万吨。中心城区机动车排放的CO,NMHC和NOX污染物50%以上来自于小型车,是影响上海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3.
城市交通机动车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钟鸣  范炳全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2):65-66,69
城市交通机动车污染问题非常复杂,在许多不可控因素,城市交通是一个动态系统,污染物排放量始终处于变化之中,控制城市交通污染,必须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放,该文介绍了国内外对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研究的概况,以及几种城市中污染物扩散的模型,展望了这方面研究前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效能系统设计与管理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关于自行车交通发展的政策是最具争议性的。上世纪80年代西方提倡控制个体交通,鼓励公共交通,那时我们没有像今天这么多小汽车,对个体交通的控制就转变为对自行车的控制,希望通过对自行车使用的控制让人们转移到使用公共交通上来。90年代自行车被认为是落伍的交通工具,是引起交通拥挤的罪魁祸首,因而也是交通环境整治的主要对象。尽管如此,由于自行车交通与我们城市的空间结构、生活韵律高度吻合,自行车交通仍然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交通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例如在上海,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比例,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30:70发展成90年代中的75:256。对城市自行车的限制既偏离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不利于体现社会的公正性,更不利于建立网络化、多元共存的城市社会结构。值得关注的是,在经过多年对机动车交通“提速”的策略失效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制定了专门的“自行车交通规划”,鼓励自行车出行。  相似文献   
5.
且说人行道     
在城市道路建设中.人行道的优劣体现一个城市交通品位的高低:而行人在参与交道时是否走人行道,又直接体现了居民的文明程度和交通安全意识的高低。长期以来,一些城市的人行道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交通功用.人行道上或堆物,或摆摊、或被占为它用.有的成了自行车、汽车的停车场,还有一些人行道是“断头路”,不畅不通是常有的现象,行人的通行条件普遍不理想。久而久之,人们便产生了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6.
空气污染是困扰当今世界上成千上万城市的重大环境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其赖以存活的空气环境的污染程度已对健康和生存构成巨大威胁。我国约有4亿多城市居民生活在不符合基本健康要求的空气中,而造成空气污染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交通排放污染。  相似文献   
7.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2):I0001-I0001
根据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优化城市交通环境,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实现机动车保有量的合理有序增长,天津市人民政府决定,自2013年12月16日零时起在全市实行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气边界层模式和随机游动扩散模式相连接的模拟方法,对上海市拟建的交通隧道排气口附近街道建筑物区域的气流分布和废气排放物浓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设计了6种方案,并按不同的废气排放形式,分别分析了街区的地面污染物质量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在建筑物存在的情况下,排风口造成的地面污染物质量浓度的最高值会很大,可达0.44 mg/m3,若换成排风塔,则为0.13 mg/m3; 没有建筑物的情况下,由排风口和排风塔造成的地面污染物最高质量浓度分别为0.11 mg/m3,0.4 mg/m3.当风速增大,质量浓度会降低,最大值分别从0.44 mg/m3降为0.2 mg/m3,和从0.13 mg/m3降为0.1mg/m3.分析表明,建筑物附近的气流特征对污染物扩散会起引导作用: 垂直方向上,导致污染物从高空被带入地面; 水平方向上,使得污染物在下风向堆积; 当风速增大时,地面污染物质量浓度值降低.同时研究表明,对排风塔污染物散布起主要作用的是水平方向的气流结构,而对排风口的污染物散布起主要作用的则是其附近建筑物的背风侧的气流下洗效应和水平流场,因此建筑物背风侧有可能成为重污染区.  相似文献   
9.
"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等理念一直并称为当代汽车工业发展的几大主题。近些年来,"节能"与"环保"等尤其得到我国政府、社会和汽车行业的高度重视,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和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2007年5月23日,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再次将"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而且将“节能”和“环保”并在一起,节能减排的思想因此而产生。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交通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效应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玉冰  毛显强  魏毅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11):2985-2992
针对乌鲁木齐城市交通领域12项减排措施开展协同控制效应评估,构建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当量(APeq)指标进行减排效果归一化,识别措施是否具有协同减排效果,并进一步计算单位APeq减排成本,从成本有效性角度对各项减排措施进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出租车、私家车油改气以及纯电动轿车替代汽油轿车3项措施不具有协同控制效应;而提高尾气排放标准、天然气公交替代柴油公交、提升小客车燃油经济性、油品升级、淘汰黄标车、发展轨道交通、引入快速公交等措施可以实现局地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费用-效果分析表明,提高小客车燃油经济性的单位APeq减排成本最低,具有良好的成本有效性;而发展轨道交通虽然单位APeq减排成本较高,但总体减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