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1369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353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完善现有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创新煤与瓦斯共采方法,对错层位巷道布置下的煤与瓦斯共采系统展开研究,利用相似模拟试验,分析错层位巷道布置覆岩运动情况,预测其开采围岩裂隙发育和瓦斯运移形式,提出了创新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构想。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覆岩三带高度随接续工作面的增加而增大,相邻采空区垮落矸石压实区呈现“O-L-O”形变化,多个相邻采空区覆岩出现大“O”形圈裂隙带;相邻采空区内瓦斯可实现相互运移,大“O”形圈裂隙带内赋存大量瓦斯气体;研究提出了地面钻井抽采瓦斯、走向高位瓦斯抽采巷和外错尾巷穿层钻孔3种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比传统巷道布置情况下的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在安全、经济等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本系统基于气体浓度光学分析方法理论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光谱气体检测技术开发,实现了对煤矿火灾与瓦斯灾害超前预警、灾害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实时监测和煤矿环境气体爆炸危险性辨识,对于煤矿灾害防治、救灾过程中杜绝次生灾害,保障煤矿工人及救护队员的生命安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风筒出口至迎头距离对掘进巷道流场分布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研究了风筒出口至迎头不同距离下的掘进巷道流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风筒出口至迎头不同距离下的瓦斯及粉尘浓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均在风筒出口处较低,在迎头及巷道底板处较大,在迎头端底板处达到最大值。随着风筒出口至迎头距离的增大,靠近迎头区域处瓦斯及粉尘浓度均得以降低,但远离迎头处的瓦斯及粉尘浓度则有所增大。风筒出口不宜距迎头过远,也不可过近,过远会导致迎头处瓦斯超限,过近则会增大粉尘弥漫范围,不利于现场工人作业。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对称障碍物条件下瓦斯爆炸压力波与火焰传播的耦合作用,在150 mm×150 mm×1 700 mm的有机玻璃瓦斯爆炸管道中,距离点火端不同距离安装0.5阻塞率的对称障碍物,进行8.5%甲烷体积分数的爆炸试验,采集瓦斯爆炸的超压信号并同步拍摄火焰传播图像。结果表明:火焰穿越板式对称障碍物的过程经历了火焰加速、火焰降速到火焰再加速的过程,火焰降速的时间仅为5 ms。距离点火焰源不同长度的对称障碍物在火焰加速过程中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近点火源的障碍物作用主要为诱导湍流,远离点火源的障碍物作用主要为湍流增强。  相似文献   
5.
李毅中 《现代职业安全》2005,(10):i0019-i0032
这次视频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的要求,深刻领会、坚决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和国务院最近制定下发的两个重要文件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强化执法,做实工作,坚决打好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切实抓好九月份以及今年后四个月的煤矿安全和其他各项工作。根据党组学习讨论会上大家的意见,我讲六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尤宾  沈兴厚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3):52-53,55
城镇人河排污口监测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排污口监测中的流量监测是一项重要的指标。作者在省水文局专家的指导下,在实际工作中参考了大量相关技术资料和文献,最终选择了国际标准“明渠水流测量”中的有关基本原理。经过多次试验研究。自行设计出一套试验方法,经与常规方法对比试验研究。精度符合要求,且不受排污口种类的限制,经济实用,操作简便,抗干扰强,尤其适用于不适合流速仪测量的排污口或渠道的测量,且与常规测量方法等效,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用灰关联分析和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煤与瓦斯突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对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进行灰关联分析,得出了各影响因素对煤与瓦斯突出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序,选择灰关联分析的五个优势因子:瓦斯放散初速度、坚固性系数、瓦斯压力、煤体破坏类型和开采深度,作为输入参数,用计算机对神经网络编写程序,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用我国典型突出矿井的煤与瓦斯突出实例作为学习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学习,并以云南恩洪煤矿的煤与瓦斯突出实例作为预测样本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何山  尹心安 《环境工程》2020,38(10):76-82
河流生态流量管理对于保护下游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水库生态调度的研究中,为了给不同流量时期提供不同生态流量,下游生态流量管理越来越复杂化。人们倾向于采用更复杂的生态流量管理来改善生态水文情势。然而,除了生态流量管理,水库入流类型也会影响生态水文情势,进而影响生态流量管理效果。因此,研究不同入流类型对生态流量管理效果的影响,有助于在考虑水库调度成本的情况下,在水库生态调度之前更好地选择生态流量管理方案。通过分析全球径流,总结出3种入流类型。为了对比不同的生态流量管理方案,采用了4种通用生态流量管理方案。结果表明:当水库入流量年内分配较均匀、流量曲线变换平缓时,生态流量管理方案的改变不会影响河流生态水文情势,即这种类型的入流对生态流量管理方案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针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流域年径流及最大日流量变化影响的定量识别问题,以华南湿润区武江流域为例,分别采用HIMS(Hydro-Informatic Modeling System)模型和敏感性系数法,从日和年尺度定量模拟和评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流域年最大日流量和径流变化的影响过程及贡献率。结果表明:HIMS模型在武江流域适用性良好,日尺度模型率定期和验证期的纳西效率系数分别为0.85和0.77,水量平衡误差绝对值分别为3.1%和3.3%;两种方法均表明气候变化是引起流域年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导致了流域径流量的减少,但贡献率较小。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导致了流域年最大日流量的增加,气候变化对年最大日流量增加的贡献率为94%,而人类活动的贡献率则为6%。相较于年均径流量,气候变化对年最大日流量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峰峰集团公司小屯矿14443回采工作面基本情况和瓦斯事故发生及处理经过,分析了事故原因,针对该事故从5个方面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