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454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104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This diary study addresses the benefits of employees' daily use of selective optimization with compensation (SOC) for state work engagement. We hypothesized that day‐level SOC not only directly fosters work engagement but that SOC also reveals its beneficial effects for work engagement in interaction with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resources. Specifically, we proposed SOC substitutes for job control, role clarity, and state of being recovered, thus helping employees manage low daily levels of these resources. We tested our hypotheses with a sample of 138 employees who completed two daily surveys over a total of 545 workdays. Results of multilevel analyses revealed that SOC benefits work engagement in both proposed ways. First, day‐level SOC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state work engagement. Additionally, day‐level role clarity and state of being recovered predicted state work engagement, but day‐level job control did not. Second, SOC benefitted state work engagement by offsetting low levels of role clarity and being recovered, and by boosting job control in their respective relationships with work engagemen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by using SOC at work, employees can actively enhance their own work engagement on a given workday. This knowledge provides promising starting poi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建筑施工环境噪声的管理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建筑施工环境噪声扰民问题投诉居高不下,提出环境监理部门要积极宣传环保法律法规,规范举报工作,认真受理投诉,以取得市民的理解与支持;严格审批夜间建筑施工,加大监管力度,做好对夜间施工现场的核查;加强行风建设,通过内强素质,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监督与服务并重;拓展工作思路,加强与建工、公安、市容、市政供电等部门的合作,共同解决噪声扰民问题。  相似文献   
3.
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努力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论述了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将个别高校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商业腐败、人事腐败、学术腐败、证书腐败、评估腐败等五大方面.并进一步指出:要有效治理高校党风政风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党委、纪委应在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注重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4.
运用人类工效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指出一些企业任意延长劳动工时,无视劳动保护和劳动保障。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的分析不全面、不科学。是导致我国目前伤亡事故频频发生的致因。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从1973年至今的20年中,上海市环保科技工作的成绩: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汇集了雄厚的科技力量:科研装备水平逐步迈向现代化;形成了环保科技信息网络:对外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进一步明确了环保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认识环境,管理环境,建设环境;从把上海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国际级城市的高度,发展环保科技工作,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于环保科技工作的全过程;以深化改革促进环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我国“三同时”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剖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为我国进一步完善“三同时”制度,拓展“三同时”管理的内涵,制订有关“三同时”管理细则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同声学元件在公路声屏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满宏  罗宏剑 《环境工程》1999,17(3):41-43,53
通过对公路声屏障不同声学元件声学性能的比较研究,阐明了两种声学元件在治理交通噪声中的差别,指出吸声共振型声学元件将是未来公路声屏障的发展方向,该研究结论对于开展公路声障声学设计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输油管道的泥土封堵与蒸汽置换动火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输油管道检修中的泥土封堵动火与蒸汽置换动火技术方法。详细阐述了应用泥土封堵更换一段管道动火、管道改流程并在天窗两边加盲板动火、更换污水管线弯头动火、应用蒸汽置换更换一段管道动火和管道改流程动火的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动火检修管道的具体情况,选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并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强调工作定位的重要性,对高等学校班主任和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的定位进行了分析,指出:高等学校的班主任和辅导员既是第一线的教师,又是第一线的管理干部,是集"高校教师"和"高校管理干部"双重身份于一体的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大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者,大学生成才与发展的服务者。  相似文献   
10.
关于渤海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严峻的渤海环境问题,我国自本世纪初开始了大规模的渤海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该行动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存在如下问题:指导思想上带有传统环境管理痕迹,缺乏统一有效的权威领导机构,配套的政策法规的缺失,公众参与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为此下一步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对渤海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渤海环境管理综合协调机制运行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促使渤海环境保护和教育的广泛参与性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