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
基于表征成键原子的生物活性特征值Ai构建取代苯酚的自相关拓扑指数tT,并以0T1、T为结构描述符,分别建立了取代苯酚诱发浮萍萎黄、对日本长腿蛙蝌蚪的QSAR模型:pC=-2.4591+0.51730T-6.3888×10-21T,r=0.9778;24h-LC50=2.1269+1.1013×10-20T+3.4552×10-41T2,r=0.9676.它们的估算结果均优于文献结果,用Jackknife法检验,以上模型具有总体稳健性。  相似文献   
2.
光温条件和pH对浮萍生长及磷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常见的稀脉浮萍和少根紫萍为研究对象.在Hoagland's E-Medium营养液进行实验室模拟培养的基础上,研究了光温条件以及pH对两种浮萍生长和磷去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0-6000 1x光照强度范围内,光照越强,两种浮萍的生长和磷去除能力越强;在10-35℃温度范围内,两种浮萍生长和...  相似文献   
3.
浮萍与水花生净化N、P污染性能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经筛选得到的本地优势浮萍和水花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浮萍、水花生单种和浮萍-水花生混养等三种体系,考察了其对生活污水和稀释的牛场厌氧废水N、P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浮萍、水花生单种体系和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对供试污水TN、T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5.2%、91.1%;80.7%、75.4%和86.4%、86.4%。低有机污染条件下,浮萍吸收N、P的能力优于水花生,但其对COD的去除能力逊色于水花生;当水体有机污染程度较高时,可通过将浮萍和水花生混养,建立共生系统,以高效、稳定地去除污染物。  相似文献   
4.
冬季浮萍放养体系对养猪场废水的处理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经筛选得到的本地优势浮萍为供试材料,以经稀释的养猪场废水为供试污水,考察了模拟冬季气象条件下浮萍单种体系和浮萍-水花生、浮萍-水葫芦混养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及植物生长情况,并与年平均气象条件下的相关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年平均气象条件下的试验结果,冬季气候条件下三种体系对供试废水COD、NH4+-N和TP的去除速率和总去除率均有所下降,最大降幅均出现在浮萍单种体系,而混养体系表现较为稳定,尤其是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其对上述污染物的总去除率均维持在80%左右。浮萍混养体系对废水污染物的去除受冬季气候影响较小,利用其处理废水可克服冬季气候对浮萍单种体系污水处理系统的不良影响,通过合理的工艺组合,可实现浮萍污水处理系统全年气候下的连续运行和对污水氮、磷的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磷初始浓度对紫萍生长及磷吸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初始ρ(磷)为3.0 mg.L-1时,紫萍相对生长率最高,生长繁殖速度最快。当初始ρ(磷)为0.3~3.0 mg.L-1时,紫萍对水体中磷的去除率在70%以上。紫萍累积吸磷量和磷吸收能力均随磷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当初始ρ(磷)为45.0 mg.L-1时,紫萍累积吸磷量和单位鲜质量紫萍吸磷量均明显下降。当初始ρ(磷)≤1.5 mg.L-1时,紫萍体内酸性磷酸酶活性升高,但随着低磷胁迫时间的延长,低磷条件和高磷条件间酸性磷酸酶活性差异减小。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浮萍磷素吸收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常见的3种浮萍——稀脉浮萍(Lemna aequinoctialis)、少根紫萍(Spirodela oligorrhiza)和紫萍(Spriodela polyrrhiza)为对象,研究不同品种浮萍对HPO42-的吸收动力学影响。结果表明,3种浮萍对无机磷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基本可采用Michaelis-Menten方程描述3,种浮萍无机磷吸收速率V对磷浓度S双倒数曲线的拟合关系均在α=0.01水平上显著。稀脉浮萍对无机磷的亲和力较强,适宜应用于对低磷浓度污水的净化;紫萍对无机磷的最大吸收速率Vmax较高,适宜应用于对高磷浓度污水的净化。  相似文献   
7.
包伟  黄勇  李大鹏  张宁博 《环境工程》2016,34(11):55-59
为探究城市景观水体中浮萍对水华暴发的影响,于2015年3—9月在4处典型的景观河道进行采样点布设和检测分析。现场观测从2015年4月2日开始,各采样点陆续出现浮萍,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现浮萍和水华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再将检测数据与2014年未出现浮萍生长覆盖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知:浮萍对藻类的生长产生了竞争抑制,推迟了水华的暴发时间,减小了水华的暴发次数;对造成该结果的原因进行显著性分析可得:浮萍对藻类的抑制作用不主要表现在光照的遮挡,而主要是对营养盐的竞争,在有大量的浮萍生长覆盖时,TP成为了限制藻类生长的因素,而TN并不是藻类生长的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使用带隔板的推流式反应器(体积约为4 m3),对浮萍与猪粪(干重比1:1,湿重比7:1)的混合物、猪粪进行为期50 d的中温厌氧消化产气性能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机负荷为3.5 g(VS)/(L·d)时,浮萍与猪粪(干重比1:1,湿重比7:1)混合物的VS产气率为0.31 L/g,COD转化率为63.2%,反应器容积产气率为1.00 m3/(m3·d);猪粪的VS产气率为0.28 L/g,COD转化率为57.1%,反应器容积产气率为0.71m3/(m3·d).进料COD和S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9.19 g/L和14.28 g/L,推流式反应器对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9.7%和68.7%.由此说明,带隔板的推流式厌氧反应器对浮萍和猪粪的混合物有较好的厌氧消化能力,浮萍与猪粪混合物的厌氧消化性能优于猪粪.  相似文献   
9.
以红浮萍作为供试材料,在聚乙烯塑料板焊接成的水槽中做单稀土元素铈对水体富营化影响的动态模拟实验,以期对长江三峡水库及其上游流域的水体富营养化预防与防治提供基础依据。实验表明:浓度为2501~g/L的稀土元素铈对红浮萍生长和水体富营养化的促进作用受水体流速的影响,流速越快,促进作用越弱。依据所测指标运用相关加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实验水体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静态水体发生“水华”的时间为5~6d;在平行条件下流速为12.5cm/s、25cm/s的动态水体发生“水华”的时间分别为8~9d和12~13d。  相似文献   
10.
用浮萍试验检测4种污染物的植物毒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浮萍试验检测丙烯腈-腈纶工业废水中4种主要污染物:丙烯腈、硫氰酸钠(NaSCN)、乙腈和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植物毒性。结果表明,4种污染物对浮萍的96h-IC50分别为27.08mg/L、3662.6mg/L、3684.6mg/L和12197mg/L。除NaSCN外,浮萍对其它3种污染物的敏感性与水生动物的敏感性相近。文中还对浮萍试验的反应终点、重复间的偏差及浮萍的实验室培养进行了讨论。采用浮萍生长抑制试验检测植物毒性,不仅克服了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操作繁锁,难以去除废水背景值等缺点,并能更好反映废水毒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