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77篇
  免费   1189篇
  国内免费   1476篇
安全科学   4679篇
废物处理   289篇
环保管理   1550篇
综合类   9936篇
基础理论   1133篇
污染及防治   590篇
评价与监测   845篇
社会与环境   734篇
灾害及防治   886篇
  2024年   176篇
  2023年   504篇
  2022年   554篇
  2021年   661篇
  2020年   489篇
  2019年   560篇
  2018年   389篇
  2017年   491篇
  2016年   604篇
  2015年   729篇
  2014年   1381篇
  2013年   866篇
  2012年   979篇
  2011年   1020篇
  2010年   809篇
  2009年   863篇
  2008年   1239篇
  2007年   1355篇
  2006年   874篇
  2005年   812篇
  2004年   587篇
  2003年   520篇
  2002年   551篇
  2001年   484篇
  2000年   403篇
  1999年   434篇
  1998年   359篇
  1997年   353篇
  1996年   269篇
  1995年   354篇
  1994年   278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矸石作为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废,目前累积堆存量超过70亿t。煤矸石的堆存和排放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空气和水体,造成极大的生态环境影响。当前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具有利用率偏低、产品单一,性能差,且大规模与高附加值难兼容等特点,现有煤矸石无害化与资源化综合利用的规模和能力明显不能满足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及“双碳”目标下对碳减排的现实要求。为推动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本文阐述了煤矸石的成分与理化特性,从煤矸石制水泥、混凝土骨料和墙体材料等方面重点介绍了煤矸石在建材领域的资源化应用现状,其次从重金属浸出、粉尘及气体污染分析了煤矸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煤矸石协同互补及两级迭代利用的创新策略及一些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各类型压力对飞行员安全绩效的影响规律,为飞行员日常工作管理提供依据,选取某航空公司200名飞行员进行压力测试,并调取其近6 a的飞机品质(QAR)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将飞行员压力数据与其QAR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究飞行员压力对飞行安全绩效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工作负荷压力、家庭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和组织管理压力会显著负向影响飞行员安全绩效;角色压力和专业发展压力会显著正向影响飞行员安全绩效。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处理效果并降低处理成本,研究"一步法"絮凝剂制备工艺,同时引入稀土镧对絮凝剂进行改性处理,制备固体稀土镧聚合硫酸铁絮凝剂(La-PFS).实验通过响应面优化絮凝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聚合温度为123℃、镧铁摩尔比为1∶105.56、OH~-/Fe摩尔比为0.19时,制备产品对高浊度废水除浊效率效果达到99.41%.引入稀土镧在一定程度上增长絮凝剂链状结构,增强吸附能力.在对造纸废水处理中,稀土镧聚合硫酸铁对造纸废水处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市售絮凝剂,絮凝沉淀速度有较大提升,浊度去除率达到68%,COD_(Cr)去除率达到35%.  相似文献   
4.
沛县北部因采煤导致地形、地貌和地类变化,直接影响了整个区域的生态安全,因此需要在区域生态安全状况评价的基础上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该研究以沛县北部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高程、坡度、土地覆盖类型、植被覆盖、距水体的距离、距道路的距离、距矿点的距离、距居民点的距离8个指标,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SPCA)评价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并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建立生态阻力面,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取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从而构建研究区的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安全水平不高,中度安全水平的面积为447.53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4.53%;较低安全水平的面积为344.58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28%;识别的31条潜在生态廊道、31个一类生态节点和20个二类生态节点与生态源地一起构成了研究区的生态安全格局,为沛县北部的生态规划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
洪泽湖水体富营养化时空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14年—2017年对洪泽湖12个水质断面定期调查,采用营养状态指数(TLI)综合评价其水体富营养状态,同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分析其富营养化状态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洪泽湖70%以上的调查断面水质全年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夏季是其富营养化最严重的季节;洪泽湖年内水体水质差异较大,而其水华特征并未呈现明显差异;洪泽湖富营养化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营养盐的积累程度,并与湖泊透明度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01),与湖水pH值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7.
通过监测再生水补给河道中壬基酚同分异构体的含量和分布,分析壬基酚在河道中的变化过程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为再生水补给河道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再生水中NP同分异构体的含量存在差别,其中含量最大的是NP10、NP9、NP4和NP2,含量最高的NP10是含量最低的NP8的6倍左右。再生水补水河道中壬基酚同分异构体的含量波动较大,壬基酚在河道中降解现象明显,但是不存在明显的同分异构体间的转化。河道中壬基酚含量的变化与季节关联性较弱,与补水壬基酚的含量关联性较强。基于因子加权法得出的壬基酚浓度能够较客观地表征河道中壬基酚的危害性,河道断面壬基酚的综合评价结果远小于将同分异构体数值几何相加的结果,直接几何相加检测浓度难免夸大河道中壬基酚的危害。结果为再生水安全回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层开采是厚煤开采的经典工艺,这种工艺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比较复杂。通过测试原岩物理力学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flac3D对分层和一次采全高时地表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如果采高较小,砌体梁距煤层较近,且采完上分层后长时间停采,给顶板再生留足时间,分层开采较一次采全高对地表沉降影响要小。  相似文献   
9.
系统梳理2002年以来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相关政策文件、技术规范和研究内容,从跟踪评价概念、对象、时限、内容及开展意义等方面解析跟踪评价的内涵;全面阐述产业园区跟踪评价开展现状及重点问题;明确评价目的和对象,针对性提出跟踪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落实情况梳理、资源环境主要制约因素识别、现行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提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分析、公众参与等;同时,提出开展跟踪评价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事故损失,必须对矿热炉安装施工危险源进行分析。基于此,对矿热炉安装工序中最重要工序炉壳安装应用作业危险性分析进行分析。将炉壳安装作业分成3大部分,用鱼刺图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矿热炉炉壳安装中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对策措施,以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