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1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72篇
安全科学   648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54篇
综合类   457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1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完善现有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创新煤与瓦斯共采方法,对错层位巷道布置下的煤与瓦斯共采系统展开研究,利用相似模拟试验,分析错层位巷道布置覆岩运动情况,预测其开采围岩裂隙发育和瓦斯运移形式,提出了创新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构想。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覆岩三带高度随接续工作面的增加而增大,相邻采空区垮落矸石压实区呈现“O-L-O”形变化,多个相邻采空区覆岩出现大“O”形圈裂隙带;相邻采空区内瓦斯可实现相互运移,大“O”形圈裂隙带内赋存大量瓦斯气体;研究提出了地面钻井抽采瓦斯、走向高位瓦斯抽采巷和外错尾巷穿层钻孔3种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比传统巷道布置情况下的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在安全、经济等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下管线的现状、问题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平  王立 《安全》2008,29(5):31-33
城市中的供水、燃气、热力、电力、排水、中水、通信信息、有线电视、输油、照明和公安交通等市政管线工程,俗称生命线工程,是维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关键。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城市对市政管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年来,城市地下管线事故时有发生,2006年1月3日的京广桥塌陷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省宁波市地下管廊施工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和建筑施工进度跟踪,建立了工程渣土、废弃混凝土、工程泥浆3种建筑垃圾的定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预计产生程渣土为83891.21 m3、废弃混凝土为4837.34 m3、工程泥浆为11435.27 m3。与真实值相比,模型的相对误差分别为8.6%,4.9%,3.5%,均低于20%,可认为三类建筑垃圾预测模型的建立有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闽江感潮河段水厂多次发生咸潮入侵威胁城市供水安全,评估其影响机制及适应性管理策略显得尤为迫切。文章研究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情景分析方法,构建闽江感潮河段水厂盐度与氨氮模型,并定量模拟闽江感潮河段水厂咸潮入侵的影响机制与应对措施。所构建的模型总体表现良好,情景模拟结果表明,闽江上游水电开发对南港地区的盐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城门水厂的水质的影响较大,其咸潮发生的频率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河口地区的采沙挖沙活动使得河口地区的最小潮位水平下降、河口各水厂咸潮发生的持续时间和频率有明显的增加,尤其是5、6月份发生咸潮的风险增加。进一步分析表明,当采沙挖沙活动停止时,闽江口地区的盐度开始慢慢下降,6年左右闽江口地区各水厂的盐度可维持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上。该研究增进了对闽江感潮河段水厂咸潮入侵影响机制的认识,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资源管理与区域饮用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毛细饱水带的水动力学特性,指出在地下水污染研究中,污染物在毛细饱和水带和潜水怪具有相同的水平运动规律,并以实例分析说明该带对污染物运移的重要性。建议在研究和一非饱和条件地下水及污染物运动问题时把毛细饱水带与潜水含水层统一为饱马毛细饱水带顶面作为饱水面。  相似文献   
6.
地下土壤、水中DNAPLs污染的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地下土壤、含水层DNAPLs污染的迁移机理及其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陇东黄土高原石油开发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陇东黄土高原水资源贫乏,地下潜水是居民唯一的饮用水源.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缺乏水资源,现行石油开发环境保护技术与该区中南部人口稠密区的生态环境不相适应,将造成地下潜水的严重污染及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直接威胁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铁岭市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现状评价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饮水安全状况堪忧.由于水源地污染而引起的社会问题相当突出,饮用水水源保护问题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对铁岭市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地下车库汽车尾气污染源强计算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地下车库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因为所采用的源强计算公式不同而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所以就三种源强计算经验公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公式二更适合地下车库污染源强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煤炭是我国的第一能源,近20年来,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中占70%以上。根据我国能源储量及资源状况,在可预见的将来,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例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而我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上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和消费迅速增加,由此所引起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发展洁净煤技术进行煤炭地下气化研究,实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煤炭开发与利用中的二次污染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