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2008年第2期起,本刊开辟一个新的栏目《大家讲科普》,大家讲科普,就是大科学家来讲科普。今后将不定期地邀请一位大科学家做客本栏目。本期邀请到的是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著名地球化学、天体化学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  相似文献   
2.
陈可 《环境》2013,(4):77-79
人类初步观测探测表明,太空中的小行星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燃油和贵重金属等矿产资源,如果情况属实的话,太空岂非可以成为人类取之不尽的巨大淘金场?2013年1月15日,一颗编号为2012DA14,直径约45米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身而过,这颗体积与足球场相当的小行星距离地球最近时仅有27000千米,甚至比人造地球同步卫星的距离还近。也就在同一天,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陨石雨,陨石在空中  相似文献   
3.
永凎 《环境》2008,(12)
长期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6500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恐龙大灭绝,然而日前,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古生物教授乔治·波尔纳却在新书《谁在咬恐龙?昆虫病菌和白垩纪之死》中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理论:虽然小行星撞地球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然而,恐龙事实上却是被带有病菌的吸血昆虫给灭绝的,也就是说是昆虫引发的瘟疫造成了恐龙大灭绝。  相似文献   
4.
小行星的研究表明,尽管它体积很小,但在太阳系历史早期却达到过相当高的温度。地球化学家提出的假说认为,小行星的热量来自铝的一种短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但新的计算显示,单靠放射性衰变的热量不足以使小行星达到高温。多孔小行星之间的碰撞,可能提供了额外的热量。陨石证据揭示,在小行星形成之后,高能碰撞曾使许多小行星受到加热。这是美国洛杉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地球化学家Alam E.Rulin近来对陨石研究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天文爱好者,今年夏天,我有机会目睹了新疆切木尔切克陨石群。切木尔切克陨石群位于新疆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乡西部5 000米处,在阿勒泰市至布尔津217国道路边。放眼望去,陨石散落堆积在东西长约40米、南北长约110米的平缓的丘陵地带。呈小山包状堆积的百余块陨石尽收眼底。最大的一堆陨石散落在一个高约3米的小山包上,最大的一块体积10.35立方米。陨石块灰黑色,很坚硬,呈不规则圆形,棱角大多很平滑。走近陨石,轻击石面会听  相似文献   
6.
陨石是脱离母体小行星后被抛出、随后又被地球引力捕获的石块。科学家可以通过考察陨石来了解小行星的历史。最常见的陨石是球粒陨石,这类陨石通常含有许多称之为“陨石球粒”的微小球。地球化学家把陨石切成薄片后,放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其晶体结构,可以找到加热和撞击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小天体撞击灾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晻 《自然灾害学报》2001,10(3):119-125
由小天体与地球相撞而造成的撞击灾害是发生在太阳系尺度上的特大自然灾害:所谓小天体,是指那些可能与地球相撞的近地小行星、短周期彗星和长周期彗星,撞击灾害比洪水、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更少发生,可是撞击灾害的后果却严重得多,甚至严重到可以引起地球生物大规模绝来的程度,并非所有撞击地球的小天体都能造成撞击灾害,能量低于10Mt的小天体就不能形成撞击灾害,而能量接近全球撞击灾害阈值(10^5-10^6Mt)的撞击灾害风险最大,全球撞击灾害是目前我们唯一知道能够造成世界上当大部分死亡的自然灾害,并且它的风险水平与我们熟悉的许多自然灾害相当。  相似文献   
8.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水下塌陷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由此造成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  相似文献   
9.
简要讨论了小行星和慧星撞击地球表面形成撞击坑的一般特征。根据小行星与慧星的结构和组成的差别,提出了判别小行星与慧星撞击坑的有关地质、地貌等判据。  相似文献   
10.
<正>"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这句诗出自中唐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在这里,"石破天惊"用来摹写"忽而低沉,忽而高亢,令人震惊"的美妙乐声。然而,当俄罗斯坠落的陨石真的产生"石破天惊"效应的时候,震惊有,美妙的感觉却没有。北京时间15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当地时间15日7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