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时代的数字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图书馆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数字化,通过国际互联网传输,做到信息资源全球共享.数字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多种媒体数字化信息资源,是没有时空限制的超大规模知识中心.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知识信息空前繁荣、网络社会日益发达的21世纪,作为知识信息传播者的图书馆正经历着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演化。传统图书馆主要是利用其固定场所和专业技能向广大读者提供其所收藏文献的相关知识信息,是丽绕传统文献载体而展开的被动的单向度的文献信息传播者或中介者角色,具体表现为文献的保存者、信息的传递者和服务的提供者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环境科学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面临的著作权问题,依照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分析了环境科学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涉及到的实体馆藏文献数字化、虚拟馆藏等著作权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加强著作权集体管理体制、建立图书馆版权联盟等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要叙述了建立环境信息数字图书馆的意义及其在黑龙江省环境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叙述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概况及基本技术体系,比较了国际和国内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结合环保行业自身的特点和目前环保信息化所处的阶段,论证了黑龙江省环境信息数字图书馆建立的可行性。概述了黑龙江省环境信息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原则,总体目标,概括了黑龙江省环境信息数字图书馆的总体构成,并提出黑龙江省环境信息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5.
数字图书馆及其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存在可用性问题。如何对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进行科学的评估,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用户在数字图书馆使用过程中的信息查询行为为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提供了客观的验证信息。本文提出通过分析用户信息查询行为与可用性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基于这一客观事实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开辟对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进行量化评估的新途径,从使用者的角度揭示数字图书馆在用户界面、信息架构和资源内容等方面的可用性上存在的问题,指导数字图书馆的改进,从而提高数字图书馆的效率和效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6.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安全是一个集机构管理、环境要求、技术规范、各种制度综合应用为一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存在着信息安全设施不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专业人才匮乏、信息安全系统被有意或无意破坏、网络信息系统遭受计算机病毒入侵等诸多隐患。针对上述问题,可采取加强信息安全设备建设与维护、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信息安全技术保障、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等措施,加强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涵义和特点以及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指出各馆之间相互协调、加强合作实现资源重组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几种资源重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安全风险分析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图书馆网络内部和使用服务的外部两方面,分析高校图书馆网络面临的硬件安全风险、软件安全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以及外部攻击安全风险等主要风险。结合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分别提出各自的应对策略。重点分析黑客攻击和网络病毒的控制方法,包括采用杀毒防护软件、运用防火墙技术、加密认证技术、入侵检测技术、VLAN技术、内容检查与监控技术以及虚拟蜜罐技术等等。图书馆网络系统只有实现了设备的本质安全化、人员网络技术的专业化以及管理的正规化,才能有效地规避各种网络安全风险和确保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研究结果对如何预防与控制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安全风险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古代藏书楼到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中国的图书馆事业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古代藏书楼的特点和发展,古代藏书楼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数字图书馆的兴起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传输对于我们获取信息资源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性,与此同时在相关领域也出现了一些违法现象,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大学陈兴良教授状告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一案。笔者认为改善数字化传输法律关系、信息资源传输法律保护原则和信息资源传输法律保护途径等方面,能更好地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传输给予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