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
叶子的艺术     
叶子不是什么新奇的事物,然而世界上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要去发现叶子的艺术,就要引导学生们细心审视叶子的世界,触摸叶子的纹脉,洞察叶子朴实而又绝伦的形体美。组织学生们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寻找、探讨、搜集、归类、整理和制作,激发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熟悉叶子的作用和功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应该是科学教育的根本任务,需要教师用心用爱教育,同时教师应注意不能禁锢学生的思维、表达欲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提出建立的"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新的评价体系有力地冲击了我国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论教"不仅仅是指以学生发展的状态来评价老师教得如何,它最终的目的是借助评价这支指挥棒,确立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老师教什么,应该怎样教的思想。在"以学论教"的指引下,科学课在玩中学就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4.
学科:自然、科学 技能:实验、观察、分析、推理 时间:两节课 材料:两个大钟罩,一盆绿色植物,四只小鸡,米少许,蜡烛或火柴,密封胶。 实验目标:通过对比实验,证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让学生亲自体验绿色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相似文献   
5.
如何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环境的科学观、价值观,关心环保,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已经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们在科学课教学中重视环境教育内容的渗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谈几点具体做法,意在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一、课前做好准备在备课时,我们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环境教育的因素,联系周围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平时积累的环保信息,准备好学生上课用的教具、学具包括图片、录像、动画、实物、实验材料、采集的标本等。二、课堂上有目的的引导和渗透1.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环境…  相似文献   
6.
徐勇 《环境教育》2008,(7):25-26
加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教育,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已成为小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课程。环保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有必要将环境教育渗透到科学课的教学中。在科学课的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