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5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灰白银胶菊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有关灰白银胶菊的一些生物学特征,探讨了作为天然橡胶资源的市场开发利用价值,以及可能对半干旱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针对开发利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探讨北京胡同的拆迁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作为历代王朝的首都,城市本身就是历史遗产。目前,旧城改造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其目的是为了北京的发展和2008年奥运会,但看到代表老北京历史的一些建筑走向消失,一些人开始呼吁保护这些历史遗产。今天我们就以北京东直门中学所在的大大菊胡同的拆迁问题为例,模拟一次听证会,看看同学们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  相似文献   
3.
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t gene,ARG)在动物粪肥施用的土壤中被越来越多地检出,已经引起了人们对公共安全的担忧,但目前关于动物粪便施肥对蔬菜内生菌中耐药基因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利用高通量定量PCR技术,探讨鸡粪肥施用对土壤、苦菊根和叶片中内生细菌菌群和耐药基因谱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鸡粪肥的施用不仅增加了土壤和苦菊根内生菌中ARG的数量,而且增加了土壤、苦菊根和叶片中内生菌的ARG丰度.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菌群和苦菊内生菌中ARG谱与细菌菌群组成密切相关,主要涉及变形杆菌纲、酸杆菌纲、放线菌纲和蓝藻细菌纲等细菌菌群.此外,苦菊内生菌与土壤菌群之间存在共有的ARG,表明土壤-苦菊之间存在耐药基因的内部传播.综上所述,鸡粪肥施用会通过粪便-土壤-植物路径增加蔬菜内生菌中ARG的多样性和丰度.  相似文献   
4.
<正>一年的时间,作为"三小"企业的长春欣业包装有限公司,在安全生产上就实现了华丽"逆袭"。一个"三小"企业何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很大的进步?近日,记者走进长春欣业包装有限公司进行深入采访后得知,是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让他们很快走出困境。频陷困境长春欣业包装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6月13日,是一家集瓶盖、印铁生产于一体的专业性的皇冠瓶盖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5.
裸柱菊(Soliva anthemifolia(Juss.)R.Br.),菊科(Compositae)裸柱菊属(Soliva Ruiz et Pavon.)植物,原产南美洲、大洋洲,1912年在香港发现,现在已经在中国南部广泛分布,其中包括台湾、广东、海南、福建、湖南、浙江、安徽、江西、广西和贵州等地区,为区域性外来恶性杂草。2002年,裸柱菊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列为中国主要外来杂草及中国重要外来有害植物。裸柱菊的生物学特性表现为地上茎极短,头状花序无梗,直接生于茎基部,花果期全年。裸柱菊的入侵扩散特性为具"湿生性",藉水流入侵、扩散,又适宜沙质性土壤,生活史策略为r-选择,随植物引种扩散蔓延,具强"杂草性"。裸柱菊在菜地生境的生态重要值较大,与鼠麴草(Gnaphalium affine)、鳢肠(Eclipta prostrata)的生态位重叠值较高,与一年蓬(Erigeron annuus)呈正联结,与野茼蒿(Gynura crepidioides)呈负联结,呈现"地域性"。本文对裸柱菊的杂草生态学展开了深入探讨,切断藉水流、植物引种的传播扩散途径,加强预警、监测,有效狙击裸柱菊的进一步蔓延扩散是控制其入侵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野生和栽培粗毛淫羊藿苷含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淫羊藿苷在野生及人工种植的粗毛淫羊藿地上、地下各部位及夏、秋、冬三季的动态分布规律,指导栽培和收获。方法:分别在6月、9月、12月中旬取样测定苷在叶片、地上茎、地下根状茎及须根中的含量,分析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在叶片中含量最高,在地上茎中最低,栽培上要注意提高叶片及须根产量。  相似文献   
7.
根系互作对玉米与续断菊铅镉累积的影响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作(PVC塑料隔板分隔)、隔根(尼龙网分隔)、间作(不分隔)3种处理方法研究玉米、续断菊不同互作方式对Pb、Cd吸收的影响,并对根系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3个处理中玉米生物量隔根相比单作增加了74.32%,间作相比单作减少了15.57%;续断菊生物量间作比单作增加了78.29%,隔根比单作增加了16.45%。(2)玉米Pb含量间作比较单作降低了27.4%,隔根相比单作降低了15.10%;玉米Cd含量隔根显著高于单作和间作,分别高出16.62%和14.11%,单作与间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续断菊Pb含量间作显著低于单作与隔根,分别低29.73%和23.68%,隔根与单作之间差异性不显著;续断菊Cd含量间作显著高于单作和隔根,分别高出38.97%和38.65%,单作与隔根之间差异性不显著。(4)3种处理中,与单作玉米Pb累积量比较,间作降低了37.68%,隔根增加了53.27%;续断菊Pb累积量间作比单作增加了170.21%,隔根比单作增加了48.47%。3个处理中,玉米Cd累积量间作比单作降低了44.32%,隔根比单作增加了98.86%;续断菊Cd累积量间作比单作增加145.90%,隔根与单作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5)3个处理中玉米Pb有效转运系数间作单作隔根;玉米Cd有效转运系数间作单作隔根。3个处理中续断菊Pb有效转运系数间作单作隔根;续断菊Cd有效转运系数间作单作隔根。(6)根系互作总效应抑制了玉米对Pb、Cd的吸收,其中根系效应抑制了玉米对Pb、Cd的吸收,溶液菌根效应促进了玉米对Cd的吸收;根系互作总效应促进了续断菊对Pb、Cd的吸收,其中,根系效应抑制了续断菊对Pb的吸收累积,促进了续断菊对Cd的吸收累积,溶液和菌丝效应促进了续断菊对Pb的吸收累积,抑制了续断菊对Cd的吸收累积。结果表明,根系作用降低了玉米Pd、Cd累积量,提高了续断菊Pb、Cd累积量。  相似文献   
8.
比较4种不同产地的川牛膝及其3种混淆品的抗炎药理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蛋清致大鼠足肿胀炎症模淹,研究川牛膝及其混淆品的抗炎作用.结果显示,板桥、宝兴川牛膝和川牛膝的3种混淆品可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程度和蛋清致大鼠足肿胀程度,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金口河川牛膝剂量为10g/ks时,可减轻蛋清致大鼠足肿胀程度,表明板桥、宝兴和金口河产川牛膝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奉节川牛膝未见有抗炎作用;麻牛膝和“红牛膝”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三花紫菊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花紫菊(NotoseristrifloraShih)(3)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17个化合物,其中14个为倍半萜内酯dihydrosantamarine(1),sonchusideA(2),annuolidesD(3),ixerisosideD(4),11β,13-dihydro-hyporadiolide-8-0-(2-methylacrylate)(5),hyporadio1ide-8-0-(2-methylacrylate)(6),hypochoerolideG(7),hypochoerolideE(8),11β,13-di-hydrolactucin(9),cichoriosideB(10),jacquilenin(11),austricin(12),crepidiasideA(13)和crepidiasideB(14),另外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15),β-谷甾醇(16)和胡萝卜苷(17).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图1表1参14  相似文献   
10.
中冬眠的蝙蝠散播疫情国科学家对新型冠状病毒和相关的蝙蝠衍生冠状病毒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大多数编码蛋白显示出高度的序列同源性。科学家据此推测,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源自蝙蝠病毒库。经过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家发现病毒源头可能是舟山的菊头蝠。蝙蝠有些“委屈”了,为什么总是有人想让它来承担责任呢?它并没有袭击人类啊!蝙蝠一般都有冬眠的习性,冬眠的地方大多是在洞里。冬眠时新陈代谢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钟仅有几次,血流减慢,体温降低到与环境温度相一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首次报告是在2019年12月下旬,此时武汉的大多数蝙蝠都在冬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