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3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535篇
安全科学   352篇
废物处理   771篇
环保管理   485篇
综合类   2353篇
基础理论   126篇
污染及防治   571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国家环保部文件要求,大唐集团河北某电厂600 MW机组湿法脱硫系统需进行增容改造。该电厂根据实际情况,归纳了3种可行的脱硫增容改造方案,即原吸收塔增加喷淋层和高度、双吸收塔串联、双吸收塔双循环,阐述了各自的技术特点,结合性能保证、工程投资、施工周期等影响因素,比较了各方案的优缺点。经过对比和论证,双吸收塔方案比单吸收塔方案更适合于本次工程改造。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密相塔半干法脱硫工艺的精确加湿进一步提高系统脱硫效率,利用推导出的传热传质计算方法,得到烟气温度降低和加水量的关系.结合3组密相塔半干法工程实际数据,发现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误差区间仅为2.9% ~5.4%.通过选取河北某钢厂210 m2烧结烟气密相塔半干法脱硫项目实际在线检测数据,发现循环脱硫灰含湿量为3%的系统脱硫效率整体高于含湿量为5%和4%的样品,最大值达93.56%.通过粒度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差热-热重对2种不同含湿量的循环脱硫灰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含湿量为3%的循环脱硫灰较含湿量为5%的样品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无团聚现象,物相分析还证实相对于含湿量为5%样品,其Ca(OH)2和结晶水含量少,几乎都是CaSO4和CaS03干态物质,因此脱硫反应进行彻底,脱硫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燃煤电厂海水烟气脱硫工艺原理初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董学德  李绍箕 《环境工程》1997,15(4):23-26,56
海水烟气脱硫工艺是利用天然的纯海水(燃煤电厂可直接利用电厂的冷却循环水)作为烟气中SO2的吸收剂,无需其它任何添加剂,也不产生任何废弃物,具有技术成熟、工艺简单、系统运行可靠、脱硫效率高(理论脱硫效率可达98%)和投资运行费用低等特点,目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是在部分模拟试验的基础上,对海水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化工环保》2008,28(5)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沼渣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草料、沼渣为主要原料,添加粪粉、过磷酸钙、尿素、石灰粉、石膏粉和碳酸钙粉。所述的沼渣,是动物粪便原料的沼气废渣。该发明利用沼渣属于沼气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延长了产业链,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双循环多级水幕脱硫塔是在常规两段式湿法脱硫塔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的新型脱硫塔,其双循环浆液采用不同pH控制,低pH促进CaCO2溶解,高pH提高SO2吸收效果;同时,多级水幕强化气液流态,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和传质动力,促进对SO2的吸收.实验利用SPSSV13.0软件进行正交实验设计,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两个不同的优化运行方案,再利用多指标分析法中的综合平衡法进行单因素实验,得出最优运行方案.在最优运行方案条件下,即烟气流量为100 m3/h,上循环浆液pH为6.0,下循环浆液pH为4.8,上、下循环液气比均为20 L/m3,人口 SO2质量浓度为1 000mg/m3时,脱硫效率达97.8%,CaCO3利用率为95.2%,钙硫质量比约为1.03.双循环多级水幕脱硫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果对现场脱硫系统的调试和运行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7.
湿法烟气脱硫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简述了湿法烟气脱硫废水的特性及处理原理,分析了废水在反应池的停留时间,投加药品量等主要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就工艺控制过程和最终处理结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伞罩型除尘脱硫塔内除雾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雾器是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内重要的设备之一,其性能对WFGD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利用Fluent6.2软件对新型伞罩型除尘脱硫塔内的三维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气相采用RNG湍流模型,液相采用离散相模型,选择SIMPLE算法进行计算,分析塔内的折板除雾器和旋流板除雾器的速度场、压力场和液滴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烟气经过折板除雾器,产生了明显的压降,且在拐角区域湍流耗散强烈,是实现气液分离的关键区域;烟气经过旋流板除雾器,速度和压强分布具有良好的对称性,液滴被气流旋转抛向壁面实现气液分离.模拟结果对新型的WFGD除雾器的设计和运行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晓晨  赵兵涛  叶琦 《环境工程》2020,38(3):128-134
静态旋流作为湿法烟气脱硫中一种强化传质的方式,对其发展现状与趋势展开研究。分析了旋流吸收器的内部气相速度场以及强化传质的过程原理,综合比较了各类气液接触的脱硫方式、脱硫剂的特征,确定了在运行范围内脱硫剂浓度、气液流速、SO2浓度等操作参数对于脱硫效率η和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ga的影响及其机理,剖析了利用传质理论进行旋流吸收的研究及发展,介绍了旋流脱硫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静态旋流有助于脱硫传质过程的强化,在工况范围内,吸收液浓度、气液流速的增加,提高了η和Kga,但随着SO2浓度的增加,η及Kga略有下降,分别最高下降7.1%和0.75 s-1,总工况范围内η和Kga分别为68.58%~97.63%和5.08~8.46 s-1。研究结果可对基于旋流强化的工业烟气脱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电解锰渣为原料,经过"弱酸除杂-碱融活化-室温陈化-晶化"水热合成反应体系,在分别外加铝源和硅源的条件下制备方沸石ANA-A及ANA-S,运用XRF、XRD、SEM-EDS和BET等表征手段对2种方沸石的化学组成、晶相结构、微观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750℃、合成温度180℃、水热反应时间8 h的条件下,外加铝源和硅源均可合成方沸石。进一步研究2种沸石对水溶液中Pb2+的静态吸附性能,其所合成的电解锰渣基ANA-A及ANA-S方沸石均可以很好地用Langmuir等温模型拟合,属于单分子层吸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61.29,185.19 mg/g,对初始浓度为100 mg/L的Pb2+去除率分别为93.69%和95.47%,且均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属于化学吸附;两者中ANA-S的吸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