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69篇
安全科学   17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13篇
综合类   739篇
基础理论   99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65篇
灾害及防治   6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儒家文化代表人物之一,荀子的哲学研究非常注重认识的力量。在荀子的哲学著作和言谈之中,对实践和认知重要性的阐述是很多的,这也是他思考的出发点和研究的原点。比如,他说“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强调“认识”是一切知识的根源;“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指出认识事物要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忠实事实的原则;“人能群”,强调了“结群而生”的道理。这些认识,对于应急管理工作,在思想认识和思维方法上都有着很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开展工业区群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比较了单个工业园区和工业区群环评的异同,以广州番禺区工业区群环评项目为例,简述了该环评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生态调控后花溪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变化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基于浮游植物功能群、NMDS(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RDA(冗余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逐月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指标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①生态调控前,花溪水库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18种,共归类出10个功能群,且功能群H1占绝对优势,其代表藻种为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 flosaquae);生态调控后,共鉴定浮游植物6门66种,共归类出20个功能群,主要优势功能群为B/Lo,其代表藻种为小环藻(Cyclotella sp.)和多甲藻(Peridinium sp.).②生态调控后,花溪水库优势功能群结构发生了变化,其变化特征为B/Lo(春季)→D/B/Lo/X2/N/P(夏季)→D/B/Lo/N(秋季)→D/MP/B/Lo/W1/W2(冬季).功能群B的生物量在春季达到峰值(3 056.3 μg/L),与其对低营养环境有良好的耐受性有关;功能群Lo的生物量在秋季达到峰值(2 900.9 μg/L),与组成功能群Lo的甲藻特性有关.③RDA结果表明,生态调控前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为SD(透明度)、ρ(DIN)(DIN为无机氮);生态调控后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为WT(水温)、ρ(DO)、ρ(DIN).研究显示,生态调控后花溪水库功能群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影响功能群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为WT和ρ(DO).   相似文献   
4.
5.
6.
通过长丰河沿岸主要污染源和长丰河水质污染现状的调查,基本查清了长丰河水质污染现状、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和重点原,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大沽河河口区生态环境现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利用2005年的遥感影像,并结合20世纪80年代至2005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青岛市大沽河口区的生态环境现状,探讨了该区域主要环境问题并对污染源进行了分析,对区域环境开发和保护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苏州河干流水质模型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廖良  徐祖信  刘东胜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3):136-138,142
对《苏州河水质模型的开发》课题完成的大部分内容进行了介绍,包括水质模型的选择及其原理、模型研究的内容与开发方法、干流水质模型的率定与验证,并据此给出了关于苏州河水环境特性的一些参数值,计算的基准时间为1999年夏季苏州河第3次调水试验时期。需要指出的是,苏州河正处于动态的综合整治过程中,模型中有关参数也会随其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9.
用中子活化分析测定了7个南极球粒陨石的主量和微量元素含量,讨论了这些陨石的元素丰度分配特征及南极陨石与非南极陨石的元素丰度差异,并划分了这7个南极陨石的化学群:Y791717(C3),Y74193(H5),ALH76006(H6),ALH77214(L3),Y75271(L5),ALH76001(L6),ALH76009(L6)陨石。  相似文献   
10.
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优化论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建设过程中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并分析了研究成果在工程优化论证过程中的应用.成果的成功应用为苏州河水质的改善和实现既定整治目标打下了基础,并减少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