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8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鸿 《防灾博览》2007,(3):39-39
雕刻和建筑艺术闻名于世的吴哥文化,是柬埔寨文化乃至世界历史发展上的一个高峰,因此,探访吴哥窟成为当今许多国内外旅游文化人士的梦想,笔者不久前有幸来到柬埔寨,来到吴哥。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世界四大奇迹之一的吴哥古迹,位于柬埔寨暹粒省金边湖北面,它包括吴哥主城和吴哥窟古刹,大小奇特的建筑物共有600多座,分布在45平方公里的丛林中,或许没有人想到,这么精致、辉煌的建筑群落,这个世界古代文明璀璨的瑰宝,曾经湮没在荒革中达400年之久。  相似文献   
2.
雷虎 《绿色视野》2013,(5):62-64
一方鬼斧神工的洮砚背后,都有一个粗制滥造的"农民砚"。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提起洮砚,文人墨客会不由自主地感叹。洮砚,因其原材料洮石产地在卓尼洮砚乡而得名,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四大名砚之中,其他三大名砚都在传统的汉文化圈中,唯独洮砚出自少数民族地  相似文献   
3.
荒野雕塑     
中国新疆克拉玛依的魔鬼城与美国尤他州科罗拉多河畔,由风和水雕刻出的“塑像”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由泥石堆积而成,都那么惟妙惟肖,如魔鬼城的“孔雀”、“雄鹰”、“狮生人面像”,尤他州的“窃窃私语”、“拱门”、“集体颂经”。要说他们的不同,魔鬼城的雕塑在夕阳中才是红红的,白天它们大多就是泥土的颜色,而尤他州的“塑像、拱门”则像由红色的泥石“雕刻”而成。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末,全球出现了 新潮艺术-乡村艺术,从而引发了新世纪乡村生态绿色艺术热。21世纪的乡村将运用自有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不断开创新的绿色艺术品类。 回归自然的乡村雕刻 利用乡村竹、树等自然资源作材料,以乡村民间艺人精湛的雕刻技艺进行创作,是一种具有浓郁的乡村风格的艺术品类。美国一家民间艺术博物馆曾举办过一次名为“乡村雕刻发现”的艺术展览,其中的“活树雕刻”类似中国的盆景,作品内容以古典文化为主,有不少反映现代生活的作品。与此同时,美国的一家拍卖行也举办了首届大规模的美国20世纪乡村雕刻艺术拍…  相似文献   
5.
正徽州是理学的崛起之地,徽州人深受理学的影响和滋润,古民居建筑的每一个布局架构都强烈突显出"理"的说教意味,有着深厚的社会伦理功能。徽民居围墙一般很高。男人大都在外经商,此墙便起着防盗、对女性禁锢的作用。但单纯的高,则给人阴沉压抑的感觉,故而在围墙上又常用黟青石双面镂空雕刻着两扇窗,图案往往是喜鹊登梅,喻寒尽春来的喜讯,既是在家妻子儿女的向往,又是对在外家人的祝福;两家  相似文献   
6.
中高职三二分段之间的衔接目前普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结合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实际,进行了整体设计,旨在完善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三二分段的无缝对接,也为高职教育三二分段的相关专业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一个工件生产过程中多种设备加工带来加工耗时长、设备成本高、同一个工件多种加工设备加工误差累积带来的精度较差以及多功能复合设备很多功能不实用或者多种功能切换操作复杂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台能够一次成型、效率高、稳定性好且多种加工工艺简易切换的高精度3D打印/激光雕刻/CNC雕刻一体化结构的复合设备。在该设备上可实现3D打印、激光雕刻、CNC雕刻三种功能。通过两个Z轴传动以及提高脉冲细分保证了设备的精度;设计了能够实现快速拆卸方式的磁吸座,解决了设备功能切换需要拆卸效应器的复杂操作,极大地提高了设备效率和易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南达科他州的黑山,有一座以整个山体作为模坯的巨型雕塑。那是一个昂首跨马,目视远方,左手指向前方的印第安人。虽然整个雕像尚未完工,但气势磅礴的人物造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雕像所要塑造的,是印第安人的民族英雄“狂马”。  相似文献   
9.
雷虎 《绿色视野》2013,(7):64-66
在笔者印象里,端砚是中国传统文人最醒目的标签。任何人,只要和端砚联系在一起,就被烙上了传统文人的印记:家境贫寒却个人清高、身体羸弱却是精神小强;长袍、眼镜、老北京布鞋,再配上两个红袖添香的小丫环,是我在脑海中给未曾谋面的端砚艺术家葛志文勾勒出的形象。当和葛志文见面时,我  相似文献   
10.
从传统的核桃雕刻技艺步骤入手,从专业雕刻者的角度深刻具体地探讨了"相核"这一步骤的目的与方法,并对"相核"的提高训练做出了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